【摘要】秦汉魏晋时期,先后生活在吉林省境内的有多个民族,这些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从经济形态上看,夫余、高句丽、北沃沮以农耕经济为主,其文化特色即以农耕经济为基础;乌桓、鲜卑以游牧经济为主,其文化特色即以游牧经济为基础;挹娄、勿吉则以渔猎经济为主,其文化特色即以渔猎经济为基础。.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东北各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关键词】秦汉魏晋;吉林;民族;文化;经济基础
秦汉魏晋时期,先后生活在吉林省境内的有夫余、高句丽、北沃沮、乌桓、鲜卑、挹娄、勿吉等民族,这些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
一、农耕经济的发展与夫余、高旬丽、北沃沮的文化
(一)夫余
夫余又作“扶余”。夫余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民族政权,由橐离国王子东明王南下所建,后为勿吉所灭。另一部分居民东迁并成立了东夫余国(后为高句丽所灭)。后世为便于区别二者,遂将原夫余国称为北夫余。
大约在战国至西汉初,夫余族活动在松嫩平原南部,即今郭尔罗斯草原(大庆南部地区)大部及吉林省中部地区。两汉至魏晋(公元前206年一公元420年)时期建立地方部族政权,属于东北地方民族创建的奴隶制国家。夫余国与中原王朝关系密切,两汉时属玄菟郡管辖,东汉末年改隶割据辽东的公孙氏政权。魏晋之际,夫余国向魏、晋朝贡。三燕(前燕、秦、后燕)时期(公元337—407年),夫余国有城和村两级建制。公元410年(晋安帝义熙六年),高句丽国好大王伐夫余国,“攻破城六十四、村一千四百”。因屡遭鲜卑、高句丽的攻击而衰落,公元494年(北魏太和十八年)被勿吉所灭。
夫余早期居住地当为今嫩江中下游、北流松花江以及拉林河、阿什河流域。夫余最强盛之时,疆域达到万里长城以北,南达高句丽、东邻挹娄、西接鲜卑,方圆约“二千里”。田志和的《吉林建置沿革概述》说,汉武帝时(公元前14O一前87年),解慕漱建夫余国,其王都大约在今吉林市东团山“南城子”地方。到汉昭帝时(公元前86一前74年),其子解夫娄迁都至今吉林省农安县,史称夫余城。据史籍载:
夫余在长城之北,去玄菟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方可二千里,户八万。其民土著,有宫室、仓库、牢狱。多山陵广泽,于东夷之地最平敞。土地宜五谷,不生五果。其人粗大,性强勇谨厚,不冠抄。国有君王,皆以六畜为官,有马加、牛加、猪加、狗加、大使、大使者、使者。邑落有豪民,名下户皆为奴仆。《魏苷夫馀》可见,夫余社会经济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已占主导地位。由于夫余国物产丰盛,同时受汉文化的影响很大,积极引进中原先进生产技术,手工业亦较发达,夫余国的经济有着很大的发展,同时在文化上亦高于邻近地区,最终达到其国殷富,“方二千里,户八万”的局面。夫余的农业生产虽不能说与汉代中原地区的发展水平相同,但相差不会太大。史载以六畜名命官,说明畜牧业在夫余社会经济中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夫余的地域内有广大的丘陵和沼泽地,为畜牧业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牲畜有马、牛、猪等,尤产“名马”。此外,居住丘陵地区的夫余人,还从事狩猎业,捕打貂、狄、狐狸等;居住江河沿岸的,兼事捕捞业,捞取的“美珠”,大者如酸枣。渔猎品中的珍品,除部分被夫余贵族们留作自用外,主要用于向中原王朝纳贡和交换。夫余人喜欢白色,平时穿白布袍、裤;出境时穿缯、绣、锦、厨,夫余中贵族还加披狐狸、狡白、黑貂之裘,以金银器作为帽饰,以兽皮为鞋。
夫余东西两个逐渐崛起的近邻,虎视眈眈地注视着夫余国。这两个近邻便是鲜卑和高句丽。鲜卑是发源于大兴安岭的一个高山民族,后来走下高山,在大漠草原游走放牧。随着人口的逐渐增长,生活供给越发紧张,尤其是缺乏粮食。他们经常突袭外族,抢夺人口财物。至晋时,鲜卑便把掠夺的目光定在了近在咫尺的夫余国。那里有成套的车马、成群的牛羊、成囤的五谷。鲜卑经常寇边掠境,抢走夫余国边境地区的人口、牲畜、粮食等。把抢夺的人口或是卖到中原地区,或是留作奴隶。定居生活的夫余人根本无法防御鲜卑人犹如流寇风暴似的掠夺,开始时鲜卑人还小规模地在夫余边境地区抢掠,后来他们的胃口大开,进犯夫余的规模越来越大,次数也更加频繁。公元285年(晋太康6年),鲜卑首领慕容魔发动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进犯,长驱直入攻破夫余国都城,夫余国王依虑自杀,夫余国一度破灭。公元286年,在晋朝帮助下依罗赶走慕容魔,夫余得以复国。公元346年,鲜卑部再次大规模东袭夫余,“掳其部众五万余口以还”。遭此重创的夫余国从此一蹶不振。
(二)高句丽
史书中也写作“高句骊”,简称“句丽”、“句骊”,现又称“高氏高丽”。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在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地方民族政权。“高句丽”作为一个地理名词,最早出现在东汉班固的《汉书》中,时间是公元前113年。而据《三国史记》及《三国遗事》记载,公元前37年,夫余王子朱蒙因与其他王子不和,逃离夫余国到卒本夫余,建立高句丽。高句丽建国后,定都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县的五女山城),汉平帝元始三年即公元3年迁都国内城(今吉林省集安市),北魏始光四年即公元427年再迁平壤城(今朝鲜平壤市东北六七公里处的大圣山城和安鹤宫城),隋文帝开皇六年即公元586年建长安城(今朝鲜平壤市区)。
高句丽民族崛起于浑江、鸭绿江流域,掘地为庐,捕鱼狩猎,并开始农业生产。目前为止,集安境内已发现多处高句丽人建国前生活居住的遗址。主要有浑江流域的荒威子遗址、东村遗址、长岗遗址、梨树遗址、南台子遗址、二道威子西沟遗址,I31鸭绿江流域的大朱仙沟遗址、长川遗址、胜利遗址。此时的高句丽处于石器时代,生产水平不高,粮食产量较低,正如史书所载,“虽力佃作,不足以实口腹”《魏书东夷恸》,“故其人节饮食”《高丽列恸。这正反映了高旬丽原始农业不发达、人民生活困苦的局面。高句丽建国后,中原的铁器工具及冶铁技术大量传人,促进了高句丽相关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有了显著的进步,粮食产量亦有所提高。富足之家有余粮人仓储存,麻线一号墓南侧室绘一座四阿顶的仓廪,这一千栏式建筑瓴脊有两朵飘浮的云,象征仓廪之高、储粮之多。仓顶下有四根赭色楹柱,横向交加木板,组成栅栏,中间有两块盾牌状物,底部则由六根赫色柱子支起,离开地面,以防粮食潮湿霉变。史书载高句丽人家自有小仓,名之为“桴京”《魏书_东夷恸,可能指的就是这类建筑。此外,洞沟古墓群禹山墓区的积石墓中曾出土过陶仓,东台子遗址也曾出土过陶仓的残部。关于高句丽农作物的种类,文献中只见有“谷”记载《高句丽本缅,至于是否尚有其它作物,则有待于今后的考古发现了。壁画中的仓廪、出土的陶仓,进一步证明了高句丽建国后的一段时间里粮食产量不断增加、有余粮储存的情况。
(三)北沃沮
沃沮是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5世纪朝鲜半岛北部的部落国家。沃沮分为南北两部,南沃沮也称东沃沮,大致位于今朝鲜的咸镜道,北沃沮大致位于图们江流域。
北沃沮人,虽居大山深谷,但也有在群山之中形成的河川盆地,河流上游的冲积平原,土地肥沃,且有日本海温暖的季风,气候温和,雨量充足,正是“宜五谷、善田种”的好地方。北沃沮人以经营农业为主,过着定居的生活。东宁县团结遗址、大城子遗址和宁安县东康遗址出土了铁镰、石镰、蚌镰,有孑石刀、石斧、石磅、石磨盘等磨制的生产工具。其中铁镰出自团结遗址下层一号房址,通体扁平窄身,弧背
单刃,与内蒙古白治区奈曼旗善宝营子古城址出土的西汉铁镰相似。东康遗址第二号房址出土的陶瓮中炭化的粟和黍,团结遗址下层第五号房址的陶瓮中的粟,应是当时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品种。
从当时村落的规模、房屋室内面积及结构来看,也应是以农业经济为主。如东宁县的团结遗址②,村落达十余万平方米;房屋排列有序,一般相距数米;房子面积一般三五十平方米,大的达一百平方米,房子的结构和营建也比较复杂。北沃沮人比较稳定的定居生活应与农业经济发展有关。当然,以农业经济为主,但也不排斥其它生产形式的存在。嘲
二、游牧经济的崛起与乌桓、鲜卑的文化
(一)乌桓
乌桓,亦作“乌丸”、“古丸”、“乌延”等,与鲜卑同为东胡族的一支,其族属和语系,有突厥、蒙古、通古斯诸说,未有定论。秦末(公元前3世纪末)东胡为匈奴击破后,部分迁居乌桓山(今辽河上游西喇木伦河以北),因而得名乌桓。汉武帝(公元前140一前87年在位)击败匈奴,迁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边塞,始置护乌桓校尉,持节监护乌桓各部不得与匈奴通。东汉魏晋沿置。乌桓原是游牧部落,南迁后开始发展农业。3世纪初乌桓大部分归附曹操,有万余人人迁中原,渐与汉族融合,留居塞外的大多并于鲜卑。
乌桓是以畜牧业为主,辅以狩猎、农耕的古代民族。史称其“俗善骑射,弋猎禽兽为事。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以穹庐为舍,东开向日。食肉饮酪,以毛毳为衣”《乌桓列傍。在考古发掘中,也发现大量的马具、箭镞,以及绘有马、牛、羊等牲畜图案的饰具。【q乌桓山地处大兴安岭南端山地,北部群山连绵,南部是沙丘地,森林和草场占地面积较大。此外,还有西喇木伦河、乌力吉木伦河等便利的水利条件。这样的地理环境,宜于畜牧业和狩猎业的发展。因此乌桓的畜牧业颇发达,马、牛、羊亦甚多。同时,婚嫁也皆以马、牛、羊为“聘币”,人亡则取死者生前所乘之马烧以殉葬,若仇杀,也可出马、牛、羊以赎死。并用牛、羊祭祀鬼神、天地、日月星辰、山川及先大人有健名者,毕皆烧之。同时,马、牛、羊及皮货还作为向匈奴交纳的贡税及向汉魏朝贡或互市之物,成为交战双方的主要掠夺品。
此外,狩猎在乌桓人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野兽中的虎、豹、貂皮是向匈奴缴纳贡献和与汉关市贸易的重要物品。牧猎经济的重要性也可从出土文物中得到证实。
(二)鲜卑
鲜卑族是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游牧民族,其族源属东胡部落,先世是商代东胡族的一支。鲜卑起源于嫩江上、中游地区,后向南发展,频繁与中原王朝、匈奴等发生关系。至战国、秦汉时期,经燕、匈奴的数次打击,退至大兴安岭北段,形成了鲜卑族。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鲜卑沿嫩江流域南下,到达东北平原中、北部。“鲜卑”作为一个部落集团的名称,始见于东汉。从地理位置上看,如以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老爷岭、吉林哈达岭为第一级地势,以第一级地势面向东北平原一侧的低缓山地或丘陵为第二级地势,那么,在西汉末年及此后的一二个世纪之内,鲜卑大致活动于第二级地势面向东北平原一侧的边缘地区。此后,大部分鲜卑沿长城塞外西迁,在西迁过程中融合了匈奴文化,形成了拓跋鲜卑,居于匈奴故地,定都盛乐,逐步统一了中国北方地区,另一部分在与2、3世纪由阴山东迁辽西的宇文部等融合后,形成了后来的东部鲜卑,这两部分鲜卑最终都融合于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之中。
早期鲜卑过着以狩猎为主的经济生活,西汉末至东汉初年,鲜卑的原始畜牧业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需要适宜畜牧的地理环境来发展生产,另一方面,此时鲜卑已开始进人阶级社会,认为大兴安岭北段“此土荒遐,未足以建都邑”。
鲜卑人的畜牧业很发达。婚姻嫁娶时以马牛羊为“聘币”。人死亦取死者生前所乘之马烧之而送葬。“民相杀死,听与死家马牛四十九头及送葬器物,以平之,盗官物一、备五,私则备十,当死者听其家献金马以赎。”《刑罚祭祀天地、鬼神和先大人亦用牛羊。鲜卑同中原互市,向中原输出的是马、牛、羊,换回他们所需要的铁、米、麦等物资。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辽西乌桓大人郝旦等900余人到汉朝首都洛阳朝贡,贡物中大多数都是牛马、虎豹貂皮之类嘲《乌桓列,可见鲜卑人拥有畜群数量之大。在嘎仙洞遗址中,发现大量的动物骨骼,如野猪、野鹿、野羊等,说明鲜卑南迁以前以狩猎为主;南迁至大泽以后,其畜牧业得到迅速发展,并且成为其经济的主流,一直持续到建立北魏王朝为止。鲜卑早期不懂得捕鱼,其捕鱼技术是从其它民族那里学来的。《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f裴注引王沈
《魏书》载:“鲜卑众日多,田畜狩猎不足给食。后檀石槐乃按行乌侯秦水,广裹数百里,浮不流,中有鱼而不能得,闻汗(汉)人善捕鱼,于是檀石槐东击汗国,得千余家,徒置乌侯秦水上,使捕鱼以助粮。”鲜卑早期有可能也兼营些零星的农业,在札赉诺尔墓葬中出土的陶罐中残存的谷子就是当时呼伦湖畔的农作物之一。总的来说,狩猎及农业只占鲜卑经济的一小部分,其主要经济方式仍然是游牧业。
三、渔猎经济的进步与挹娄、勿吉的文化
(一)挹娄
挹娄是中I古代东北的一种民族,来源于肃慎。是继肃慎称号后使用的第二个族称,前后约有600余年(汉至晋)。公元5世纪后,改号勿吉。挹娄族称出现于西汉,挹娄一词,含义有两说:音近通古斯语“鹿”,为鹿之意;与满语“叶鲁”音近,为岩穴之穴的意思。《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载“挹娄在夫余东北千余里,滨大海,南与北沃沮接,未知其北所极。其土地多山险。其人形似夫余,言语不与夫余、句丽同。”与秦汉时期相比较,挹娄的活动区域仍在今辽宁省东北部和吉林、黑龙江两省东半部及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广大地区内,并没有发生变动,到南北朝时期,挹娄势力衰落,而与挹娄为同一近亲群体的勿吉势力兴起。
挹娄的渔猎业非常发达。狩猎所用之工具以弓箭为主,“其弓长四尺,力如弩,矢用桔,长尺八寸,青石为镞,古之肃慎氏之国也。善射,射人皆人目。矢施毒,人中皆死”《乌丸鲜卑东夷傍。不过,与肃慎时比较,“石弩”已有很大改进和发展,这不仅反映在使用的箭“簇皆施毒”,中者即死,而且在距今1700年左右的宁安县东康遗址中,发现了仿金属工具制造的圆铤双翼石簇,还出土了三棱形骨簇。嘴取的对象有狍、鹿、貂等。历史上有名的“挹娄貂”反映出捕貂是为获取貂皮向中原王朝纳贡和与中原居民或邻近民族的交换。渔网和鱼钩是挹娄人的主要捕鱼工具,他们已熟练地掌握了网捕和钓鱼等捕捞方法,在挹娄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石网坠,发现了钩网器和“精细的鱼钩”。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挹娄人已经掌握了造船技术,不过具体如何制造史料失载。
(二)勿吉
勿吉是肃慎族系继挹娄称号后使用的第三个族称。勿吉族之名始见于南北朝,但族名和族源悠久,与秦以前的居就,秦汉之际的夫租、沃沮与勿吉很有关联。勿吉源于诸稽,是“窝集”的转音,满语为森林之意,东北人叫“树窝子”,勿吉人就是林中人。在气候寒冷的东北,森林既是人们的好住所,也是他们狩猎、采集的好场所。
南北朝之初,松花江一带的勿吉人,摆脱了挹娄人的控制,占据了先前肃慎、挹娄的故地,成了肃慎文化、挹娄文化的继承者和光大者。起初,勿吉人在松花江流域定居,一度加入了挹娄族。在长年征战中,挹娄族消耗了本部的实力,难于驾驭旧肃慎地的各部落。sl!t纪初,勿吉人踏进了奴隶制的门槛,他们很快取代了挹娄族,从此名声享誉中原。
《魏书·勿吉f称勿吉为“旧肃慎国也”。可见,勿吉也是肃慎的一部分。肃慎曾与之并存一段时间,居住地与夫余、豆莫娄相近,主要是松花江两岸。具体而言,勿吉在松花江东流段和北流段的广大地区,即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的广大地区,中心区域在松花江与嫩江交汇处的松花江丁字形大曲折一带。而这一地域,就出现了夫余和勿吉考古文化交融混合的现象。说明了这支力量的崛起,同时也是肃慎、挹娄长期发展的结果。在历史上,勿吉人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北魏延兴五年(475),他们中的一支重返中原;二是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勿吉人灭掉了称雄一时的夫余。
勿吉的经济以狩猎为主。书·勿吉传》载:“勿吉......善射猎,弓长三尺,箭长尺二寸,以石为簇”,“常七、八月造毒药赙箭簇射禽兽,中者便死”。狩猎是勿吉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在长期的狩猎生涯中,其狩猎工具和狩猎技术在不断改进与发展。灭夫余国后,受夫余人经济文化的熏陶,加快了走向文明的步伐。为尽快提高本部族的文明程度,勿吉加强了同强大的中原政权(当时为北魏)的联系。北魏孝文帝时,勿吉曾遣使乙力支出使北魏,为避高句丽锋芒,取水路沿粟末水(今第二松花江)下行,过伯咄部居地转难河(即嫩江,时人视今嫩江东流段及松花江、黑龙江下游为一河,称之为难河)逆行,再转溯太鲁水(今洮儿河)拴舟行陆路,经开鲁至和龙(今朝阳),南下洛阳。乙力支出使之后,勿吉多次向中原朝贡,百年之间达30余次。与中原经济、文化的频繁往来,对促进勿吉的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认为,夫余、高句丽、北沃沮以农耕经济为主,其文化特色即以农耕经济为基础;乌桓、鲜卑以游牧经济为主,其文化特色即以游牧经济为基础;挹娄、勿吉则以渔猎经济为主,其文化特色即以渔猎经济为基础。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东北各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1.
【2】耿铁华.集安高句丽农业考古概述[J].农业考古,1989(1).
【3】集安县文管所.集安浑江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J】_博物馆研究,1985(3).
【4】集安县文管所.集安岭前稿像江流域三处新石器时代遗址[J】.博物馆研究,1986(2).
【5】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耿铁华,林至德.集安出土高句丽陶器的初步研究fJ】_文物,1984(1).
【7】金富轼三国史记【M].汉城:乙酉文化社,1983.
【8】匡瑜.战国至两汉的北沃沮文化[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