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15236618757
分类:文学艺术学术论文 编辑:君子论文网 作者:admin 时间:2016-11-06
摘要:孙文明是我国民间优秀的二胡演奏家、作曲家。他熟悉并善于运用民间的音乐素材,并以此创作出大量的二胡作品。他对二胡的马尾、千斤、定弦等进行了充分的拓展,丰富了二胡演奏的表现力。孙文明先生敢于不同流俗、独辟蹊径,在创作中,对作品的曲式、旋律展衍和指法、弓法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于简单中厚实,朴实中显神奇,这正是他的成功秘诀之一。
关键词:孙文明;《夜静箫声》;特色
一、孙文明的个人简介
孙文明,1928年生于浙江省上虞县,1950年冬,孙文明在茶馆演奏二胡,专以卖艺维持生计,真正开始了他民间音乐家的艺术生涯。1952年,孙文明先生入赘一位双目失明的算命先生家,在略为舒适平稳的环境中,长年不幸和奔波的积累,开启了他的创作之路。不久后,他拜当地名师孔庆飞先生为师,苦学京胡、四胡等乐器,逐渐掌握许多拉弦乐器的演奏技法,加之他熟悉戏曲音乐、民歌小调等等,他演奏所涉及的曲目更加多样化。1962年春,孙文明肺病日渐加重,最终医治无效不幸病逝,时年34岁。
二、孙文明的音乐创作
孙文明虽然一生短暂、坎坷,但他留下的音乐作品至今依然耀眼着光芒。孙文明的作品内容比较丰富,其中有一些作品记录了他对新旧社会里的人生感悟。如1952年创作的《流波曲》,“此曲借鉴阿炳先生《二泉映月》的演奏技巧,其旋律线条有相似之处”该曲旋律起伏层叠,曲调扣人心弦,叙述着人间艰辛与苦难;1951年创作的《弹乐》曲意弹弹乐乐,表现悠闲自得的情绪,演奏时不用斤;1957年,孙文明创作了《人静安心》,那时他的生活较安定,此曲表达民间艺人对新生活的憧憬。
孙文明熟知戏曲、曲艺的唱腔特点,又擅长多种乐器的演奏,这些对他的乐曲创作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弹乐》的曲调是采用苏州弹词和江南丝竹音调;《送听》是在江南丝竹和广东小型丝竹乐队演奏中得到启示,作品热烈欢快,表达对知音的感激之情,据林心铭老师口述,孙文明是受四胡及口琴的复音奏法的启发,在《人静安心》的末段及《送听》乐曲中,均采用了“双弦双马尾”的演奏新技法;孙文明创作的《四方曲》,采用了京剧、粤剧等特色音型特点;乐曲《送春》是模仿上海地区的说唱艺术;《杜十娘》汲取评弹、锡剧音乐,曲调灵活生动,演奏时不用千斤,有弹拨乐器的效果。
孙文明的作品中还擅长对声音的模仿,如《志愿军胜利归来》模仿军号声、口号声、火车声、行军步伐声,用二胡发出“噪音”,仿奏出逼真的场景;《二琴光亮》模仿两把二胡的声音,不用千斤演奏,内弦奏曲调,外弦奏泛音;《夜静箫声》通过一根琴弦,模仿出洞箫的音色,表现出悠远的意境。
1961年,孙文明受上海音乐学院邀请录制了他的9首作品。多年来,宋飞、严洁敏、马向华、孙凰、邵琳等著名二胡演奏家在舞台上精彩地呈现了孙文明的这些二胡作品,展现了孙文明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
孙文明的二胡艺术体现了他的创新精神,二胡是一件古老的民族乐器,经过一代又一代二胡艺术家艰苦探索,无论是曲目创作还是艺术表演,都不断走向成熟、完善,但是艺术无止境,探索无穷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把传承和传承和创新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开拓二胡艺术的新境界。孙文明先生正是创新的人楷模,如对其他乐器和自然音响得模仿、借用地方曲艺风格、不用千斤单弦演奏等,都体现了强烈的创新精神,与其说是二胡艺术成就了他,不如说是探索与创新成就了他。近年来,在我国的二胡专业大赛中组委会严格规定了传统曲目的演奏,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只有注重青少年对传统曲目的学习和研究,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开拓二胡艺术的新境界。
孙文明的作品中体现他的个性特色,特色即个性,没有了个性就没有特色,也就不可能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尤其在二胡艺术争齐斗艳、强手如林的今天,要想攀登艺术高峰,就不能不重视特色的打造,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孙文明先生敢于不同流俗、独辟蹊径,在创作中,对作品的曲式、旋律展衍和指法、弓法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于简单中厚实,朴实中显神奇,这正是他的成功秘诀之一。
【参考文献】
[1]林心铭《关于孙文明的二胡演奏特点》《民间音乐家孙文明纪念专集》文字资料龙音制作公司2000年版
[2]《孙文明二胡曲集》周皓、吴赣伯香港书局出版
[3]《忆民间二胡演奏家、作曲家孙文明》林心铭龙音制作公司2000年版
最新文学艺术学术论文
热门文学艺术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