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日语中的r终助词J,指的是汉语中所说的“语气助词”,加在句子末尾表达各种语气效果。和汉语的语气助词偏重语法功能相比较,口语终助词更重视交际功能。本文选取日语终助词r招J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不译”的情况,且分析了原因。
[关键词]招;终助词;语气助词;不译;语气;交际功能
日语中的“终助词”和汉语语气助词一样接在句末,对于r力、j、r、r把J等旬末的语气助词,人们大多从语义或句法上去考虑。汉译时“啊”、“呢”、“吧”等语气助词相对应。本文的考察对象r才J,从语义角度看,一般认为表示委婉、请求确认或疑问等语气。大多分别可译为“啊”、“吧”和“吗”等。在考察其汉译时,发现存在无语气助词对应,即“不译”现象。这就需要从交际功能人手,结合语境分析。其根本原因在于汉语中的语气助词主要承担语法功能,而日语的终助词更重视交际功能。
一、r枢j和汉语语气助词的对译
日语终助词和汉语语气助词的对应翻译尚未得到广泛的关注。笔者选取了松本清张的《砂器》译本中的r把j的翻译,对之进行了整理、归类、分析。首先,非“不译”情况中,有“呀”、“呢”等。
(1)r扎c二乙屯、奥冬姿力{兄之圭世尢~a?J/“那么,太太呢?”
(2)r君c耋、圭、二凡k’-.老乃乃L、L允尢抽J/你怎么跑到这里来闲逛啊?上面的例句中,对应r招J的汉译文,分别是“呢”、“啊”,同一个词的翻译为何如此的不一致?是否只是译者的随意所为呢?究其缘由,还是和r抽j的不同语气功能有关。(1)表疑问;(2)主要使语气委婉,结合句意有调侃的味道。
二、r柜j的不译
日语的终助词译为汉语的语气助词尚能理解,但是笔者还发现一些例子,日语原句有rj,但是在译文中并无任何语气助词对应,这种情况又该如何理解呢?可以理解为语气助词省略吗?究竟是否有规律存在呢?是否与r才j的不同语义有关呢?
(一)翻译中省略语气助词
(3)r扫扣、二元所c二引,)张})出L恶加,)*aJ今西e吉村【二言,)。/“特意把你拉到这种地方来,真不好意思。”今西说。
(4)r之岛0、二岂}二,)把j保畏c今西颜电兄否言,)允。r0、二匕c二『)圭L允j今西毛)苦笑L。/“事情复杂了。”股长瞧了今西一眼说道。“问题严重了。”今西也是一脸的苦笑。(3)说话方含有歉意,r把J在句中主要能够使语气委婉。对于其汉译,若加上“吧”,句意不通。但是,如表达为“真不好意思啦”,就句意而言,并无不可。但是,终助词承担着重要的交际功能,“真不好意思啦”或“真不好意思啊”,语气显得不够郑重,作为歉意的表达有失礼貌。(4)中r把J根据句意,在表达委婉的同时也含有一定的感叹语气,从听话方的回答又能看出说话方含有请求确认语气,『把J糅合了多重功能在其中。译文“事情复杂了”这一翻译,语气肯定,未掺杂任何语气助词。不妨可以试想下,“事情复杂了啊”、“事情复杂了呢”、“事情复杂了吧”可体现出委婉、感叹和请求确认的语气效果,但是,任何一个都只能表达出其中一种语气。站在说话方的立场,心中希望听话方予以肯定,与其含糊表达,倒不如主动积极地表明主张。就交际场合而言,能让对方清楚地明白说话方的态度。另一方面,听话方的回答也能看出,“事情复杂了”这一事实的客观存在并且得到认同,也许译者出于文章上下文连贯、表达的语境等综合考虑选择了不译。
(二)因不可译而不译
r抽J在汉译时被省略了语气助词的现象,多因不同交际功能要求而不译,简言之,非“不可译”。与此不同的是,r招j在有些句子里的翻译并无合适的对应语气助词可用,也就是翻译理论中所谓的“不可译”。(5)今西c恶、二老兄,)加,)思一)。力{、尢二2二c颜色c二出亨c:言,)。r新渴c二岛土1用事南,)招jr新溻?j/今西心想:坏了,还是被发现了。不过,仍装的若无其事地说:“到新滴办点事。”“新涛?”
(6)r才,)扎扣扎c、当晴、力名前老手力力、rjc二搜查L屯寸招Jrt力、l/“我们当时就是以加美达为线索进行侦查的。”“哦。”
(7)r吉村君、君2二墨尢尢苦L允、南蒲田操卓埸被害者身屯扣力、,)土jr寸把j吉村cL,)0、。r今、署畏誊尢力、岛同、匕二乃t。岛傈畏允加岛遵络来丧Lj/“吉村君,我们费劲千辛万苦查找的被害人的身份,现在终于搞清楚了。”“我已经听说了。”吉村的消息很灵通,“刚从局长那里听到的。您那边的股长来了通知。”
上面所列举的三个例子中,(5)中r抽J接在了动词“”型的后面,该句中动词接“”表示中顿,r招j作为终助词接在其后,从接续形式上说并不多见,主要体现说话者欲言又止的含糊语气,以致听话方不明其意,回以反问。(6)句中的rj前有一接续助词“”,“”的基本功能是转折语气,根据句意,含有说话方对于现实和之前的设想相悖时的疑惑迷茫之感,加上r招j更显得说话方自我怀疑的态度和语气。(7)中出现了两个r招,前一个r招是对前面说话内容的肯定,后一个是说话的中顿,和(6)类似。上面几个例子的译文中均没有对应的语气助词的翻译,假设加上语气助词的话,“到新涛办点事啊/吗/吧/啦/呀”、“我们当时就是以加美达为线索进行侦查的啊/吗/吧/啦/呀”、“我已经听说了N/吗/吧/啦/呀”、“您那边的股长来了通知啊/吗/吧/啦/呀”,有的是病句,表达不通,有的则和原文意义语气不符,可见是“不可译”,而非主观上的“不译”。
(三)翻译时以标点符号代替了语气助词
句子中语气的表达除了句末的语气助词、各类句型外,标点符合在某些场合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El汉语中的标点符号基本一致,使用场合也基本一致。最典型就是问号“?”表示疑问,感叹号“!”表示感叹。
(8)r纸c耋薄、模造纸把。南丧I)污扎0、。吉村君、雨c、Jr"乃降一)力、招Jrj亨把。L加四五日前c二、降,)c亨挡屯、圭tJ/“很薄的模造纸,不太脏。吉村君,什么时候下过雨?”“大概四五天前。”
(9)r挡、L/抽j园炉襄老挟尢三人c寸扣,)允。/“好香!”三人围着地炉坐下。
(10)r尢人报?『屯弓先、和贺尢0、,)L土c二四五人扎、秋田果方c二0、岛L允二匕南『)圭L抽?J/“什么人?”“好早以前,您跟和贺先生一起,总共四五个人,曾经到秋田县那边去过一次,有这事吧?”
(8)句子中所要说明的是第--F才j的翻译问题,在原文中旬末并没有问号,但是汉译文句末有问号,问号在汉El语中的功能是一致的,都是表示疑问语气的符号。这是因为语言习惯差别,日语中常常由表疑问语气的终助词来体现句子语气,而不再标注“?”,而汉语中如有疑问语气,则必须标注“?”。如在译文中加上语气助词“吗”,也非不可。由此可见,此处的r是对疑问语气的强调,问号是疑问语气的体现。(9)招的感叹语气在译文中由感叹号来体现,没有添加语气助词,“好香!”的说话方是宴席的被招待人,从交际场合对话分析,被邀请的人用语气肯定的“好香”来表达,向对方传达出了感谢之情,使对方感到心情愉悦,无疑是一种礼貌之举。(10)中的两个r招J,第一个和“允”这个疑问词对应,表示疑问语气,问号代替了疑问语气助词的功能。相对而言,第二个r把J的功能是请求确认,而不是就某个不明问题的提问。所以在译文的句尾,
不仅有问号,还添加了语气助词“吧”,明确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笔者认为此“吧”不可缺少,如译为“有这事?”,语气将大有不同,更偏重于怀疑,而非请求赞同,有悖原文之意。关于标点符号代替某些语气功能的问题,笔者特别提及如下一个问题。可以通过下面的两个例子来进行说明。
(11)r墨札0、方匕、,)L土招。南方、-7吖、/七0、弓c?j『奄弓、田所佐知子J/“跟他在一起的那位好漂亮呀!是他的未婚妻吗?”“对,就是田所佐知子。”不难看出,(11)的rJ表达感叹语气,和上述的(9)的使用相同。可是,译文“好漂亮呀!”既有感叹号,又加上了“呀”这样的语气助词。就句意来说,并无大碍。所不同的是,“好香!”语气坚决肯定,加上了“呀”句子语气更加委婉。同为r招J表达感叹语气,为何译者如此区别呢?是偶然之为,还是特别考虑的呢?结合例句的原文故事情节,笔者认为如下,(9)“好香!”出自30多岁的男性之El,而“好漂亮呀!”是一位向往幸福家庭生活的2O多岁的年轻女性的感慨,说话方的性别差异是原因之一,由此不得不佩服译者的用心。同时,(11)有别于(9)的是,主要是说话方自言自语的感叹,而非和某人的交流,而(9)是应酬场合的对话,也就是说,(11)的交际功能明显弱于(9)。
三、结语
本文从交际功能的视角分析了r把j的不译情况,有如下三种:其一,翻译中省略语气助词;其二,因不可译而不译;其三,翻译时以标点符号代替了语气助词。分析结果表明,交际功能的差异对语气助词的翻译虽不起决定性的影响,但译者必须在交际对话的大背景下综合考虑译或者不译。
[参考文献]
[1]屈承熹.潘文国等译.汉语篇章语法[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2]苏德昌.日语的终助词与汉语的语气词E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2(3).
[3]冷铁铮.中日语言中语气词的若干考察[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