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对于提高银行运营效率、增强银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过近十年的改革与发展,已经基本具备现代商业银行的特征,但其组织结构的变革仍明显落后于市场需求。本文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接着提出优化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建议。
关键词:国有 商业银行 组织结构 运营 效率 问题 建议
一、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研究
我国国内非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凭借其机制灵活、业务种类完善、对客户需求反应迅速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与此同时,随着外资银行在国内待遇的提高,一批发展相对成熟的外资银行逐渐进驻我国,竞争国内市场。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由于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组织机制相对不完善、业务种类不够齐全、对客户需求反应不够迅速等原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势不容乐观。
构建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有助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高效配置人力和物力,提高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竞争实力。因此,从组织结构角度对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国有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层次过多
1、信息沟通效率低
国有商业银行过多的组织层次降低了组织效率,过长的管理链条提高了交易成本,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传递缓慢。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多一个管理层,就增加了一份时滞,从而降低了决策速度。二是信息传递失真。传递信息时,信息处理次数越多,信息量损失越。
2、缺乏必要的员工激励措施
国有商业银行组织结构通常与行政级别有一定关系。在组织结构中,领导居于中心位置,等级森严、注重级别,业务能手难以享受到与行政领导相同的薪金和福利待遇,普通员工的发展需求得不到重视。
(二)部门设置不合理
国有商业银行组织结构中部门设置具体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1、业务分工过细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部门细化过度,导致部门问存在争抢资源的现象。由于职责过细划分,导致丁作流程人为隔绝,使协调成本上升。
2、关键职能部门不突出
一方面主要的盈利部门及重要的业务部门和后勤服务部门不分主次,另一方面后勤、服务、监督部门的设置并非以创立部门的需求为导向,而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或是出于政府压力等。
3、部门设置僵化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基本按照上级行的模式来设置部门,较少考虑地区经济的发展特点和市场需求,未突出自身业务优势。
(三)职权分配不当
在早期的国有商业银行组织结构中,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支)行为管理行,县级支行和市、区支行办事处以下机构为经营行。此时管理职能和经营职能分离,但管理权和经营权均集中于管理行。此后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商业银行在三级管理行中设置了营业部门,此时管理结构既经营又管理,集经营权和管理权于一身。
(四)网点布局不符合效率最大化原则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在各省均设置省分行,分支机构网点设置与行政区域基本一致,导致银行经营与利益和市场需求脱钩。
三、国有商业银行组织结构优化建议
(一)提高纵向管理效率
1、精简管理层次
一是取得信息技术的支持,建立统一的业务、客户管理系统;二是培训全能复合型人才,具体来说就是各种高素质的客户经理。
2、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
对于信息传递滞缓、失真的现象,必须强化自下而上、横向交叉的信息沟通。
3、强化员工激励
(1)改变人员升迁与行政级别挂钩的做法,以业绩论英雄。
(2)拓宽纵向升迁途径,完善除行政以外其他晋升途径。
(3)为员工开辟横向发展渠道,全方面增强员工业务能力。
(二)明确组织结构中各层次的功能
总行的主要功能定位为战略决策,分行的核心功能是管理职能,同时兼营部分重点业务,基层网点作为“利润中心”。与此同时,组织结构功能的重新定位应与权利配置优化结合起来进行。
(三)职权分配与业务发展相适应
国有商业银行应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经验,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国有商业银行在组织结构改革的权力分配问题上,应努力寻求这样一个平衡点:既能方便上级行监督,又能充分调动下级行的积极性,最终促进业务的发展。
(四)按经济区划和效率原则设置分支机构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可借鉴国外先进行的经验,根据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及客户分布情况等因素,将国内市场划分为几个系统,并在每个系统内市场要素集中的区域设立地区总部。总部的职责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代表总行对本区域分支机构进行管理,二是保留一定决策权,以保持灵活性。
参考文献:
[1]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62—65
[2]泰罗.科学管理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235238
[3]明茨伯格.组织的结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35—256
[4]德鲁克.管理实践[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115-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