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在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之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以及事业单位改革措施陆续出台,加强财务管理工作,规范事业单位财务行为,对于保障和促进事业单位健康有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概述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指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财务制度的规定,有计划的筹集、分配和运用资金,对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财务监督与控制,以保证事业计划及任务的全面完成。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有:合理编制单位预算,严格预算执行,完整、准确编制单位决算,真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依法组织收人,努力节约支出;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实施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产,防止资产流失;加强对单位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容包括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结转和结余管理、专用基金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事业单位清算、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财务监督等。
二、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l、预算编制不合理
预算编制过程中,信息收集不充分,收入预算编报不完整,支出预算缺乏相应的统筹安排;编制方法不科学,绝大多数事业单位还是采用增量预算法,而非财政部门规定采用的零基预算法。
2、执行预算不严肃
刻意隐瞒收入,随意扩大开支范围,提高津贴补贴发放标准,随便改变项目资金的用途,导致“专款不专用”的现象常常发生。
3、财务决算不真实
不少事业单位普遍存在重预算、轻决算的倾向,决算内容不完整,决算数据不真实,账表数据不符,与预算不衔接等问题,难以保证决算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二)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资产配置不合理。重购置轻调剂、超标准配备情况普遍存在,资产闲置浪费严重。第二,资产使用制度落实不到位。验收制度形同虚设,资产使用状况不明,维修保管责任落实不到位,不按规定出租、出借资产,人员调动不办理资产移交手续,定期盘点不及时,导致资产丢失、损毁等非正常损耗现象比比皆是。第__,资产处置不规范。存在未经批准擅自处置资产、处置方式不规范、坐收坐支处置收入等违规处置现象。
(三)财务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
l、相关人员责任感不强
财务人员对财务管理过程持有敷衍心态,缺乏主人翁意识,碍于情面不敢也不想坚持原则;单位领导疏于管理,缺乏依法理财的意识,对一些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2、财务监督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形同虚设,不能形成有效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导致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和国有资产流失;各级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税务等职能部门对事业单位的外部财务监督不到位,处罚不严。
3、财务管理暗箱操作,缺乏民主理财意识
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上存在漏洞和违规行为,担心受到相关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而不敢实行财务公开制度,得不到应有的监督和约束;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基本上由领导一人说了算,缺乏民主讨论科学理财的观念。
三、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预算管理,实施绩效考评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全过程,是事业单位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因此,强化预算管理、实施绩效考评是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l、科学合理编制预算,提高预算编制的规范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首先要建立由单位最高领导主导,财务部门牵头,其它各个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其次是要做好核实基本数据资料、分析上年预算执行情况、研究本年预算的影响因素等预算编制前的准备工作;最后要确保有充裕的时间,采用零基预算法,按照我国《预算法》的规定和财政部门、上级主管部门的编制要求将单位的全部收入和所有支出统一编人预算。收入预算的编制项目要合法合规、内容要全面完整、数据要真实准确。支出预算的编制要按照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优先确保支出重点,同时妥善安排其他各项支出。
2、严肃认真执行预算,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管理
首先要依法组织收入,确保完成收入预算;其次是要加强支出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再次是要强化结转结余资金管理,规范单位财务行为;最后是要全面推行“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项目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要运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3、规范决算管理,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首先是预算年度终了时,在全面清理核实各项财务报表要素并办理年终结账的基础上编制决算;其次是要加强对决算数据的审核;最后是要重视对决算数据的分析、反馈和运用,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二)加强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产
事业单位资产是实现各项事业计划的物质基础。事业单位内部的资产管理制度,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资产管理是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
1、优化资产配置,提高资产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资产配置包括购置和调剂等多种形式,是加强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对于有相应配置标准的资产,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配备;对于没有配置标准的资产,必须履行必要的论证和审批程序,从严控制,按照保障事业发展需要的原则合理配置。
2、强化资产使用管理,充分发挥资产使用效益
事业单位资产的使用管理包括日常管理和出租出借管理等。首先要建立健全资产的验收、领用、使用、保管、维护、清查等内部管理制度与流程,对丢失、损毁等导致资产非正常损耗的情况实行责任追究,努力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其次要对本单位闲置的用于出租出借的资产实行专项管理,资产出租原则上应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进行。
3、规范资产处置,严防资产流失
资产处置包括出售、出让、转让、对外捐赠、报废、报损等方式。事业单位要按照“严格处置条件、执行处置程序、规范处置方式、加强收人管理”的资产处置管理要求进行资产处置,维护资产安全完整,防止国
有资产流失。
(三)建立健全财务监督制度,依法公开财务信息
财务监督是规范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财务监督制度,才能保证事业单位预算的完成以及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才能维护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的严肃性。
1、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依法理财意识
首先,单位主要领导和主管财务工作的分管领导应该以更加理性严肃的态度对待财务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办事,廉洁自律,不徇私情,敢于坚持原则,对违反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的事件进行严肃处理;其次,财务人员要认真学习《会计法》、《预算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及相应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等财经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责任意识,坚决抵制拜金主义思想和各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强化职业道德。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信息披露制度
首先要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规定,结合事业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并切实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其次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财务信息披露制度,依法公开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3、加大外部财务监督力度,充分发挥财务监督的作用
各级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税务等职能部门应当加大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违反财经纪律的案件要进行严厉查处,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以便弥补内部财务监督的不足,更有效地发挥财务监督的作用。
四、结束语
总之,要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必须在深入理解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含义,分析目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强化预算管理,实施绩效考评,加强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产,建立健全财务监督制度,依法公开财务信息。
参考文献:
[1]赵丽娜.浅议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13(3):108—109
[2]吕淑兰.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代经济,20lO(2):50—51
[3]赵丽娜.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9(2):33—34
[4]财政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J]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68号,20l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