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从我国的国企改革的历史教训上得到的一个启发,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国企开始进行一个改革到目前为止主体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原有的指令性经济已经不复存在,把国有企业的人财物、产品定价等等的管理权都下放到了国有企业的手中。到2006年,绝大多数的国有企业都已经实现了股份制,对国有企业的主要限制大多数资产和人员的管理。
由于在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国企所面对的面积亏损,数千职工的下岗还历历在目。在八十年代,国企在全部经济占绝对优势,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国有企业的上缴。这已经隐藏着很大的危机,但总体来看却还是水平比较好的,但是国企在1995到2002年,出现了严重危机,就是实行的管理机制不合理造成的。
当代,企业都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企业运作的好坏所牵涉的并不是所有者而是管理者。在目前体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企业领导所应该具备这样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能力,当企业出现问题的时候应该从管理的角度进行思考。
企业管理的核心就是管理权力的配置。在改革初期,在实行经历负责的同事还会发挥企业党组织或则公会的监督,形成了相互制约的一个作用。但是由于九十年代以后实行股份制的改革,企业一把手的权利增大,职工代表会已经不再起作用,上级单位对企业的权利也削弱,企业内部成立了相应的股东会,董事会,但并不完善,这样就行成了企业领导的专制地位,员工没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意见。
在企业内部由于缺少权力制衡,缺乏内外监督的简直,很多高管开始滥用权力,甚至与上级政府部门徇私舞弊,产生了很大的腐败。其实政府部门跟国企是一样的。在国企并不景气的情况下,企业经营管理者还进行关联交易,索取回扣,拖欠欠款等等。
(三)企业文化建设不科学不合理
从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企业的自主权日益扩大,很多起的内部文化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发展,但是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企业文化停滞不前。很多企业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企业管理管理还是十分陈旧缺乏先进的市场观念,顾客观念、创新观念。
三、改善国企管理工作应该坚持的原则
(一)坚持中国特色主义化
我国的企业管理原则应该是在坚持中国的特色主义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取长补短,去粗取精,发展自己企业的独立道路。历史的经验表明,我们在学习外国的经验的时候,应该注重实质性东西,而并不是依葫芦画瓢。
(二)坚持企业管理创新与技术同步配套进行
当前社会技术进步关系到企业的后续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必须运用现代化企业管理把它有效的组织起来,实现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在发展中应该兼顾好管理与技术同步起来,实现科学化的发展。
(三)坚持深化改革,推动企业管理创新
这些年来国家一直在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实现企业现代化发展,但是以目前的形式来看没有一个很好的形势。实现创新,企业需要从原来的粗放型道路实现一个转型,但这会给企业留下很大的后遗症。最后由于管理上没有实现一个创新,所以没办法实现企业其他方式的创新。
四、如何做到国企管理中标本兼治
(一)全面推行市场经济提至改革
宏观市场经济环境是为企业管理提供一个必要的经济基础,特备是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的情况下。在现有的制度下,产权关系明确,经营和所有权分离的情况下,更需要企业吸收和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管理手段,并结合自身的特点不断的进行完善,所以企业需要实现管理的现代化。
(二)国有企业应该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和权利制衡
虽然现在的企业管理结构已经得到了一个发展,但是总的来说还是不够完善的,一些企业还是在说合计发展战略和经营重大问题时不走法律程序。所以这就要企业在企业中应该建立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在企业管理中做决策时,进行一个很好的监督,防止因为权力的专制造成的任免不合理。
(三)国企领导人应该是“任人唯贤”
现代企业归根结底也是一个人才的竞争,作为现代企业更应该注重人才的招纳,实际上任何情况下企业的兴衰都与其领导有着很重要的关系,所以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应该是把合适的人才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人事管理是企业的一个重难点。所以我们在选拔国有企业人才时更应该从高校来进行选拔,确保人才的高素质以及高知识性,同时要吸纳专业的管理人才对企业进行一个有效的管理。
五、结语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核心,也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国有企业的发展,在实行改革时需要注重标本兼治,不要走浮夸路线,实事求是走好改革路线。
参考文献:
[1] 张国忠 . 从”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看国企管理工作 [J]. 城市燃气 ,2002,(3):22-24.
[2] 杨 铁 铭 . 对 大 型 国 企 进 行 管 理 创 新 的 思 索 [J]. 现 代 企 业 文化 ,2013,(21):95-95.
[3] 吴瑞 . 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浅析 [J]. 企业文化(下旬刊),2014,(8):148-148.
[4] 韩孟汝 , 谢春晖 . 新时期加强国企人才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J]. 现代企业文化 ,2013,(29):15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