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的生活世界不是一个僵化的实体统一的世界,而是一个充满灵性、情感性、生动鲜活的人文世界;不是一个由抽象符号所构建的封闭世界,而是一个开放的、互动的、主体间共同拥有的世界。那么,幼儿游戏该如何走进生活,回归本土文化呢?
关键词:本土文化 角色游戏 策略
角色游戏是幼儿借助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来源于生活的游戏有助于推动幼儿自主探索行为的发生和发展。那么,幼儿游戏该如何走进生活,回归本土文化呢?我在游戏活动做了一些尝试,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将地方特色和角色游戏相融合,既关注地方文化的传承,又遵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让幼儿感受家乡的风景名胜、著名的建筑、独特的物产,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既满足了幼儿兴趣,又突显教师创新能力培养;充分发挥了游戏与本土优秀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
一、红色旅游,感受本土文化的灿烂瑰宝
汀州文化底蕴深厚,素有“红色小上海”的美称,有着许多革命旧址,这些文化底蕴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班围绕“红色小上海----汀州”这个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孩子们被家乡的秀美风景深深地吸引了,他们看见长汀“历史博物馆”里来来往往的游客,好奇地互相议论着,在活动室一角孩子们模仿着导游热情地给客人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为了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为了把革命旧址融入游戏中,我们利用主题活动和游戏相互整合这一平台,立足地方的乡土资源,与幼儿共同讨论并决定在角色游戏中增设——“红色之旅”这一游戏内容,让孩子在游戏活动中进一步感受红色土地的魅力。如:通过谈话,引出新的游戏主题“旅游公司”,怎么开展旅游公司呢?需要哪些工作人员?幼儿热烈地讨论着……“红色之旅”旅游公司开张了,它需要招聘小导游,小朋友们想去试试吗?讨论交流:怎样才能成为“红色之旅”旅游公司的小导游呢?你有哪些做小导游的经验?你认为有这些经验能做好小导游吗?如果经验不足怎么办?继续讨论交流:小导游怎样参加“培训处”的报名、体检培训活动?提出新的游戏内容“小导游培训班”不断发展游戏情节,设计导游计划—安排旅游路线—小导游用连贯的语言把家乡秀丽的风景介绍给游客……教师以旅游公司经理的身份参加游戏,推动游戏情节发展。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遵循多元化游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原则,我们将本土文化与幼儿游戏进行了科学、有效的融合,开发出了既有地方特色又能有效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游戏活动,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家乡的文化底蕴,了解本土的文化内涵。
二、客家小吃,激发对家乡饮食的热爱
在餐饮文化上,都含有交往、交流、买卖的文化元素,利用其商业和家居的氛围,在其中挖掘角色游戏资源是比较适宜的。为此我们开展“客家小吃一条街”游戏,老师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进行了筛选,将汀州小吃有机地融入;先在主题 “客家小吃” 活动过程中师出示各种制作的小吃,帮助幼儿了解小吃的外形特征及名称:煎署饼、灯盏糕、烧麦、豆腐子、炸肉丸、小笼包、笼床粄、糖糕、胖糕等等小吃;并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开展亲子活动,家长和幼儿一起讨论——做什么小吃参加“客家小吃品尝会”,让家长书写一便条给老师说说自己会做哪些拿手的小吃,老师根据家长写来的情况进行分配,每个家长和孩子一起做一到两样小吃带来班级,请家长告诉幼儿该小吃的做法,在“客家小吃品尝会”上向大家介绍,引起幼儿对客家小吃的兴趣,从而引出“客家小吃一条街”的游戏活动。游戏开始老师与幼儿共同讨论制定游戏的玩法:我们一起开动脑筋想想觉得这个游戏应该怎样玩?在卖小吃时用普通话还是长汀话?有什么好办法能吸引更多的客人来买你的小吃?(引导幼儿学习用长汀话吆喝,比如说:灯盏糕,膨膨起,快点来买耶。)觉得叫卖时用怎样的声音才能使客人听得更清楚?(把腔调拉开、拉长一点,更能引起游人的注意,远一些的人也能听得到。)在游戏中老师以游客的身份参与游戏,引导幼儿做小吃、卖小吃推进游戏情节的发展。在游戏结束时先请幼儿评价,老师再做补充,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以便下次游戏情节更丰富,更贴近生活,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进一步了解、感受地方饮食文化,发展了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交往能力,也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家乡饮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紧扣节日,丰富地方游戏之内涵
多姿多彩的节日文化是地方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日环境、节日饰品、节日主题都蕴涵着丰富的游戏教育资源,紧紧围绕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元旦等重大节日,开展以手工为主的“客家加工厂”、以本土特色为主要内容的“客家剧院“等游戏活动不仅具有现实可行性,而且容易引起孩子与家长的共鸣,进而促进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
如元宵节就有浓浓的乡土文化气息,具有本土特色的花灯、踩船灯,舞龙灯等活动。在红红火火过元宵节游戏中,引导孩子们在“客家加工厂”里讨论生产那些具有客家特色的饰品,装点热闹的节日。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所见,及合理利用家长资源,共同商讨出可以制作美丽的窗花、红红的炮竹、吉祥的福字,各式各样的花灯等营造一种热闹、快乐的氛围,让孩子们在制作花灯的纸上画一画、剪一剪、贴一贴展示浓郁的乡土特色,感受浓浓的中国节,享受传统节日的快乐。并把客家传统的踩船灯、龙灯定制成幼儿可表演的型号,引导幼儿开展“客家剧院”游戏并讨论:怎么扮演船艄公、媒婆、新娘的角色,怎么踩船,脚步怎么走等等,让幼儿看VCD跟着学动作,小朋友们兴高采烈的扭起来,夸张地表演,忍不住捂着嘴偷乐;还有舞龙灯活动,幼儿也一遍一遍的学习动作,认真排练;小朋友们还自己动手装饰彩船、龙灯,自己化妆,在小脸蛋上扑上红红的两团胭脂,涂上红红的口红,一看就具有乡土的气息。整个游戏下来,幼儿兴奋地进行表演,在游戏活动中幼儿亲身体验元宵节踩街活动的热闹氛围,感受到本土文化的丰富韵味。
陶行知老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源于生活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维果茨基认为游戏是儿童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源于生活的游戏是最本真的游戏,源于本土文化的游戏是最地道的游戏。让幼儿游戏扎根于本土文化的土壤,不仅能让孩子们体验本土文化的魅力,感受本土文化的真谛,还有利于孩子们在游戏中释放本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