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积石山县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素质偏低等是其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文章通过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多个方面的探索,寻找制约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探索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农业经济;县域经济;特色产业
一、积石山县经济发晨现状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地带。全县总面积910平方千米,辖l6个乡、2个镇,总人口22.47万人,有保安、东乡、撤拉、汉、回、土、藏、维吾尔、羌、蒙古等1O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1.9%,是全国唯一的保安族聚居地,保安族人口占全国保安族总人数的95%以上。积石山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南部为高寒阴湿地区,东北部为高寒干旱山区。属典型的大陆季风气候。
积石山县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据统计,其县域经济中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劳动力约占85%以上,农业产值约占社会总产值的70%,农业是县域主要的就业渠道和收入来源,其他部门的经济活动大都或多或少都与农业生产有联系。然而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各方面的原因,与全省全州相比,全县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低,特别是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城乡基础设施薄弱,并且这种差距呈进一步拉大趋势。
二、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是自然条件严酷,农业基础脆弱。县属高寒阴湿地区和干旱山区,气候多变,灾害频繁,80%以上的耕地为山区旱地、陡坡地,粮食产量低而不稳,靠天吃饭问题突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二是全县耕地总面积26.88万亩,人均耕地面积只有I.17亩,种植业产量低而不稳。三是地域边远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化落后,基础设施差,缺乏对外部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吸引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很大的封闭性。四是矿产资源贫乏,经济结构单一,工业基础薄弱。五是人口文化素质比较低。全县9.87万劳动力中,初、高中文化程度的仅1.17万人,占11.85%,大批劳动力没文化、缺技能,文盲、半文盲人口所占比重大。六是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自然条件严酷的山区,由于观念陈旧、思想保守等原因,脱贫难度大,返贫率高。七是乡村医疗卫生条件差,设施简
二是农业如果没有持久稳定的适度规模经营,只能是短暂行为的掠夺式经营,就涉及一个土地怎么流转的问题,深层次的问题更是在确保维护农民权益的基础上,深化研究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是如果没有适度规模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也难以长久,同样,如果离开了组织化的适度规模经营,就没有较强且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因此,要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逐步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为先进科技、生产手段和资本要素的投入提供载体,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同时,引导鼓励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型的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
四是要实现可持续的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组织化水平,就需要形成相应的财政扶持体系。相对而言,农业依然是薄弱产业,在扩大规模经营,提供组织化程度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风险,包括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社会风险,如其中之一的生产要素一农村土地经营流转权就涉及土地流转的初始成本、土地经营风险成本(受自然和市场约束的双重压力),土地流转双方专业取向、安置保障是否稳定从而可能引发的社会成本等。因此,必须转换思路,调整财政扶持力度和导向,完善农业财政扶持政策,构建适应新形势下发展需要的农业政策体系。
三、积石山县经济发展的对策
积石山县是一个国列贫困县,也是甘肃省最贫困的县份之一。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就要立足县情,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以及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发展经济的重中之重的机遇,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手工业、旅游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促进县域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要坚持走县域特色经济发展战略外援有无日,发展无尽头。只有立足本地比较优势,突出培育主导产业,形成拳头产品,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廉”的特色,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特色产业优势、民族优势、政策优势、劳动力优势等优势的全新审视,在新的发展阶段,积石山县的优势就是特色产业的发展有了一定基础,特色产品的流通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特色旅游有了新的起步。在特色产业开发中,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和方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在引进的同时,推广自己的产品,进而树立品牌,保护和壮大自己。经济要加快发展,不仅要有超常规的措施,更要有超常规的思路,从实际出发,发挥特色优势,壮大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通过加快发展花椒、油菜、蛋皮核桃、民俗旅游等特色经济,发挥优势,促进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要把抓住机遇作为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一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这一战略机遇;二要紧紧抓住国务院扶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和省委、省政府支持临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机遇;三要紧紧抓住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这一优惠政策,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拉动经济这一发展机遇,积极将各种历史机遇转化为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和历史机遇争项目、强项目,切实增强项目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力。加强政策研究,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和国家对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优惠政策的机遇,紧紧围‘三农”、保障性安居工程、交通等基础设施、节能减排和社会事业等方面,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进一步搞好招商引资工作,努力新上一些大项目、好项目。水利建设要以骨干工程为龙头,以中小型水利工程为重点,合理开发,科学利用。交通建设要以公路建设为重点,抓好通乡镇公路及油路建设,拓宽改造通村公路。城乡电网建设要以主干网改造为重点,努力优化全县能源结构,积极发展小水电,加快黄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以完善公共设施为重点,增强服务功能。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抓好生态环境建设。要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治理生态环境,恢复林草植被,重点抓好国有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荒山绿化、封山育林和小流域治理。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吸引更多的客商、企业来积石山县投资建设,努力走出一条“走出积石富积石”的路子。借助影视传媒,进一步加强宣传推介工作,让外界更多地了解积石山,提高自治县的知名度。
(三)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县域经济的突破口加快新农村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一个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全新的农村面貌,就无法吸引县外、州外、省外乃至国外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发展的速度必然要受到制约。因此,必须要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下决心、下工夫集中力量解决一些事关全局的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建设和干事创业环境。一要实行新的扶贫标准,积极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对接,把农村低收入人口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解决人口贫困问题。把科技扶贫、智力扶贫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突出生产发展,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二要坚持‘‘一个长久不变,推进两个转变”的农村土地经营改革方向,加快新一轮农村改革和发展。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按照依法、有偿、自愿原则,支持农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三要学习永靖经验,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积极推进财政惠农资金支付方式改革和惠农财政补贴一册明、一卡统发放,全面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和库区移民后期扶持直补等强农惠农政策,切实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进而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总之,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已成为最棘手的问题,要使农民早日进入小康社会,必须加大力度并形成规模。只有这样才能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平台,彻底摆脱农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现状,从而共创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文明进步、和谐发展、充满活力的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张治臣.积极探索与实践农科教三结合的新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2).
[2]徐春迎,阮丈彪.农业高校参与农科教结合的运行机制探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3]王伟,柳付军.加大农业投入强化资金管理促进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J].农村经济与技,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