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科技人才工作是人事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 本文简要分析了科技人才工作在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科技人才; 工作体制机制; 问题研究
科技人才作为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发挥好科技人才的作用, 对促进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不断完善人才工作机制的目的, 就是要最大限度的挖掘人的各种潜能, 为社会发展服务,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 人才工作机制的作用, 就是经营人才、 经营人性、 经营人心。要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促进人才工作发展。
1、 创新人才评价, 建立科学的人才业绩评考体系
目前大多数科技单位按照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 全面实施了岗位聘任制。从目前的现实出发, 在人才评价中, 应该坚持以岗位职责为基础、 以发展需求为导向、 以能力和贡献大小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原则, 应争取实现合适的人才处于合适的位置; 树立 “特长即人才” 、 “有用是人才” 的观念; 应争取建立一套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 以能力和业绩贡献为导向、 以薪酬待遇为激励的量化考核与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完善人才评价手段和程序, 坚持多角度多层面考评人才, 坚持日常考评、 年度考评和聘期考核相结合, 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性、 公开性和公平性。
完善人才工作机制的最终目标, 是要实现人才的价值, 实现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为单位组织的发展壮大凝聚核心竞争力。
2、 创新人才保障, 以人为本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
根据人才岗位差别, 体现岗位价值和人才市场价值, 逐步建立突出绩效、 激发活力、 公平公正、 监管有力的绩效分配制度。根据单位的特点, 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 重点向优秀科技人才倾斜的激励机制, 积极探索实行岗位工资、 项目 (课题) 工资、 年工资 (年薪制) 、 兼职项目工资等多种分配形式, 努力营造一流人才创造一流业绩赢得一流报酬的氛围。积极探索建立兼顾公平, 体现劳动、 资本、 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积极性和贡献率的收入分配制度。对在关键岗位上的技术骨干、 承担重点科研项目的带头人, 探索实行协议工资制度。积极兑现各类奖励措施, 补充完成奖励体系等。
在人才绩效考核的基础上, 主要注重绩效结果的导向使用, 对工作业绩突出或行为不当的人员进行精神上或物质上的鼓励或惩罚, 充分体现激励与约束相结合, 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 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 使每一个科技人员都能在科技市场的竞争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通过努力, 从促进人才成长、 社会需求、 自我实现等层面, 建立多元化的激励制度, 充分发挥知识、 技术、 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机制的作用, 在单位内部最大限度地形成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尊重创新的良好环境氛围。同时根据区域性的经济发展状况差异,建立适合区域性质的人才物质奖励与激励机制。
3、 创新管理模式, 构建科学规范的人才管理制度
人才的使用目标就是要发挥人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人才作用的发挥要凭借一系列的组织活动和组织行为, 只有把人才置身于一个社会组织的活动中, 才能充分展示人才的价值。而这些活动或者组织行为的正常实施, 要依靠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在科技单位人才工作的实践中, 应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 建立与世界接轨的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体系,以便充分发挥未来核心竞争力所包含的各项技术和整合能力, 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 并使二者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在单位内部, 好的制度安排或选择必然会促进科技创新, 从而促进单位发挥或者集合自身的专业优势, 形成特有的核心竞争力, 必然促进人才的成长、 发展或者全面进步, 进一步实现解放人才, 释放潜能, 促进工作, 全面发展。
建立适应创新的人才组织管理、 运行模式, 也是创新文化建设的要求。各级单位组织可根据科技创新的要求, 积极适应世界科技的发展变化, 科学设置内部的组织体系, 创新人才工作模式, 建立健全管理运行的工作机制, 尽可能地避免行政性干预, 遵循工作规律, 进一步凝练组织创新目标, 为单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基础保障, 同时也提高单位内部的运转效能和执行力, 尽可能地减少行政干预管理。要努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和社会环境。
4、 创新人才培养, 着眼建立核心价值体系
建立以用为本的人才培养机制; 加强与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相关项目合作单位的合作, 建立协同培养人才的创新机制, 突出人才培养的实践性、 创新性; 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
加强创新团队的管理和扶持力度, 争取在各创新团队中产生有影响力的中青年科技骨干、 知名专家, 使相关创新团队成长为在全国业内有重要影响力、 国际一流研究水平的研究团队。
加强科技人员的培训体系建设, 要有展战略思维和眼光,要着眼于单位组织的长远发展, 建立良好的培训文化、 高效的培训组织和完善的培训制度, 要针对不同阶段、 不同层次的发展需求或者人才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 结合国家和国际科技发展的现实需要, 进行人员的职业培训, 不断提高科技人员对单位和社会的认同趋向, 提高对核心价值理念的理解, 提高对各种专业技能的把握和共享, 提高全体科技人员对单位组织, 特别是科技发展战略目标的认同和感知, 从而提高完成战略目标的责任感、 紧迫感。
5、 创新人才引进、 选拔, 加强领军人才培育和引进
坚持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 群众公认的原则, 坚持德才兼备、 业绩一流、 业内公认的原则, 选拔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通过公开招聘、 竞争上岗等多种方式选拔管理人才; 建立符合公益性科技单位特点的选人、 用人制度, 深化职称制度改革; 继续探索在关键岗位探索设立 “岗位专家” 制度。
搭建招才引智平台, 改进智力引进的方式方法, 利用各类科技合作项目, 开展合作研究, 建立科研实习基地, 发挥人才集聚作用; 发挥单位的引才主体作用, 大量引进急需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创新人才。
科技领军人才是掌握科技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党的人才工作, 对科技领军人才的培育和引进提供了新要求, 要通过实施人才工程, 加强优秀人才引进和培育。在实践中, 要注重科技领军人才的培育和引进, 要根据不同阶段不同任务要求, 有计划地做好科技领军人才的引进, 同时在社会上要大力营造良好的氛围, 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 同时用好国外、 国内两种资源, 发挥好国外、 国内两个人才市场的作用。例如中国科学院实施的 “百人计划” 、 国家 “千人” 计划、 长江学者计划、 中国农业科学院 “杰出人才” 工程, 国家千百万人才计划等项目的实施, 选拔和培养一批在科研领域具有一流工作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个体或者团队。要 “进一步营造和鼓励创新的环境, 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