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甘肃省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甘肃推进新型城镇化道路是甘肃实现转型跨越的客观要求,不仅可以探索欠发达地区转型跨越发展的方式,也可以为国内新型城镇化研究提供经验和补充研究的不足,同时对于民族地区实现公平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从甘肃的实际情况来看,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要走新路子。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对策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历史性任务,也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甘肃作为一个欠发达省份,抓住用好这个重大机遇,有利于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加快推进扶贫开发,有利于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全国一起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一、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甘肃实现转型跨越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甘肃省推进城镇化的主要任务包括: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推进建设资金保障多元化、推进城镇布局形态最优化、推进城镇规划建设特色化、推进城镇管理水平科学化。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甘肃省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甘肃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城镇化道路是甘肃缓解资源环境矛盾的有效措施甘肃省总土地面积42.58平方千米。全省包括陇南山地、黄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干旱荒漠、河西极端干旱荒漠等各具特色的五大地形区域,地貌复杂多样,有山地、高原、平JII、河谷、沙漠、戈壁等不同类型。尽管总土地面积居全国第7位,耕地面积居全国第11位,但70%以上是山旱地,相当一部分是“撞田”。随着人口的增长,资源环境压力和瓶颈约束矛盾非常突出。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环境严峻的现实表明甘肃必须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新型城镇化道路是甘肃破解“三衣”问题的有效渠道2012年甘肃城镇化水平达N38.75%,虽然甘肃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但仍有6个市州在30%以下。甘肃省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62.85%,比全国高14.12个百分点。在现代社会,第三产业的带动主要依靠城镇化,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也依托于城镇。甘肃要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必须顺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
(三)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推动甘肃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甘肃省经济发展迅速,贫困人口比例逐年下降,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经济正朝着现代化迈进。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了甘肃省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增长的初始条件较差,制约了甘肃省经济社会的发展。由于自然、历史、文化等原因,甘肃在城镇化发展道路上表现为明显的先天不足。2010年甘肃城镇就业人员433.64万人,占从业人员的28.93%;乡村就业人员1065.92万人,占从业人员的71.18%。这说明,现在甘肃城市化仍然相对滞后,因而城市化水平对第三产业就业的影响能力也较弱。走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不仅有利于二三产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更是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四)新型城镇化道路是甘肃经济跨越发展的推动力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的核心主题是供给与需求,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就是最大限度地创造供给和扩大需求。而最能创造供给的是工业化,最能创造需求的则是城镇化。换言之,工业化是创造供给的最佳机制,城镇化则是扩大需求的最佳机制。因此,城镇化通过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和谐发展,最大限度地创造供给和扩大需求,对区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同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城镇化水平高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反之,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其城镇化水平也比较低。
二、甘肃城镇化道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0年底,甘肃省全省共有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1353个乡镇(含街道办事处)。根据第六次甘肃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23.66万人,占36.1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633.87万人,占63.88%。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化率上升12.11个百分点。同1953年相比较,经过61年的发展,甘肃城镇化率提高了23.9个百分点
近年来,甘肃坚持以人为本,倡导和谐理念,坚持资源节约,大力推进土地、能源、水资源等节约集约利用,促进人口与产业协同集聚,加快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城镇化发展落后于全国水平新中国成立65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6年以来,甘肃的城镇化进程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甘肃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落后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资料显示,2012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为52.6%。2012年甘肃省城镇化水平仅为38.75%。可以看出,虽然近年来甘肃省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但是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相比,依然落后了13.85个百分点。
(二)城镇化区域发展不平衡2000年~2012年甘肃省城镇化率由24.1%提高N3s.75%。其中,12年时间甘肃省城镇化率提高了14.65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22个百分点,但和全国相比较,仍有较大的差距。
从l4个市州情况来看,城镇化水平发展差距较大,嘉峪关市、兰州市、金昌市三市城镇化率在60%以上,酒泉市为52.15%,其余市州均在40%以下,任务非常艰巨。
2012年甘肃省城镇化水平仅为38.75%,而平凉市城镇化率31.65%,武威市城镇化率为28.86%(武威为2011年数字),庆阳市城镇化率为28.01%,定西市城镇化率为25.83%,甘南藏族自治州城镇化率为25.98%,定西市城镇化率25.83%,陇南市城镇化率为23.67%,临夏州城镇化率19.17%。陇东南地区城镇化水平低于全省平均值11.74个百分点。其中临夏州城镇化率19.17%甘肃省城镇化在空间上呈现出“西高东低”“西强东弱”“西快东慢”不平衡的格局。
(三)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近年来,甘肃小城镇的崛起和快速发展,既带动了小城镇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又推动了镇乡之间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双向交流,促进了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发展,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推动了全省小康社会建设和城镇化进程。但是,甘肃省大多数城市和小城镇综合职能不健全。省会及全省l4个市州所在城市中,兰州市的综合职能较为突出,其他中小城市主要为地方行政中心或资源型城市,职能较单一,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很有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大多数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城镇化与工业化相对分离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伴生物,然而,由于经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甘肃的城镇化存在着与工业化相对分离的现象。N2010年,从产业结构分析,甘肃省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占61.61%,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仅占38.39%,反映出甘肃省二三产业仍不发达。按城乡结构分析,甘肃省经济活动人口,城镇占28.92%,乡村占71.08%。同样反映出甘肃省二三产业仍不发达,从而造成城镇化与工业化的相对分离。
(五)城镇化积累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工业化通常是指工业制造业逐步在经济总量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工业化与城镇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2010年甘肃省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结构分别为14.54%、48.17%和37.29%。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为61.61%、15.36和23.03%。2010年甘肃城镇化率仅36.12%,比工业化率低了12个百分点,说明甘肃省的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对甘肃实施转型跨越战略形成了影响。
三、甘肃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
2013年甘肃省城镇化率为4O.2%,达到历史新水平,从这点来看,甘肃省已进入城镇化加速阶段。一般认为,城镇化率低于30%为城镇化的初期阶段,此时工商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和农业释放的富余劳动力相对有限,城镇化进展缓慢。城镇化率在30%~70%之间为中期阶段,此时工业化提速,为大批农业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人口快速向城镇集聚,城镇化进程明显提速。城镇化率高于70%为后期阶段,此时产业结构由工业向服务业转换升级,城乡一体化加速,城镇化质量明显提升。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努力在改革攻坚中破解深层次矛盾,做到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社会发展,都要立足于完成城镇化。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城镇常住人口还有相当一部分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市民,没有从根本上实现从较低生存水平向较高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的转换。从甘肃的实际情况来看,推进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必须要走新路子。
(一)要走以中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路子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经验表明,城市化不能过度地依赖大城市。事实上,过多的农业人口涌向大城市,不仅增加了大城市的物流量、交通流量、人口流量,加剧了大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治安环境的恶化,大城市能为新增人口提供的就业机会也是有限的。同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甘肃省地市级城市14个,县级城镇86个,建制镇1228个街道办事处116个。从行政区划的统计结果来看,甘肃省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绝大多数行政村远离县城、大中城市对广大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相对较弱。如果让现有农村人口留守在农村就地发展除农业之外的其他产业,由于现有村庄布局过于分散,很难培育出产业配套的现代经济体系。因此,重点发展规模适度的中小城镇,培育和发展城镇经济,从而实现新型城镇化,是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切实可行的途径。
(二)要走以农业现代化为动力的路子城镇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城镇化顺利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欠发达地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对于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农业现代化包括农业生产力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关系和农村上层建筑的现代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为依托、互为基础、互为前提,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现代化农业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先决条件,农业生产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意味着农业为非农产业提供农业剩余的水平不断提高。农业越发展,工业化进行的速度越快,对城镇化的推动越有利;反之,则必然阻碍城镇化的进程。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表明了农业发展给予城镇化动力的强弱。从甘肃省实际情况来看,走以农业现代化为动力的路子,必须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发展旱作农业、高效节水农业和特色农业,着力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切实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努力实现甘肃省现代农业超常规、创新型发展,推动大中城市与中小城镇协调发展,为新型城镇化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
(三)要走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路子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目标正确、方向对头,走出一条新路,将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而且世界经济和生态环境也将从中受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并将户籍制度改革、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完善作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制度保障,这既是新时期我国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方针。把进城农民培养成新市民,使其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现代社会,对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基础性意义。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降低城镇准入门槛,解决好进城农民的身份和待遇问题,使具备条件者成为市民。政府应把培养新市民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进行统筹协调,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及政策体系,办好一批能够起到骨干示范作用的教育培训机构;加大教育培训经费投入,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加强监督管理,保证教育培训的正确方向和质量水平。要通过城镇化减少农民,为留在农村的农民致富创造条件,同时以城镇化成果反哺农村,改善农民生活。要协调好新进城人员和城镇原有居民的利益关系,通过发展实现共赢。
(四)要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的路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指在发展战略上把城市、农村视为一个整体,使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城乡差别逐渐消失,最终融为一体的过程。《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可以说,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根本途径。走甘肃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构建城乡一体的新格局,要通过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就业一体化等途径实现目标。
(五)城镇化积累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工业化通常是指工业制造业逐步在经济总量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工业化与城镇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2010年甘肃省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结构分别为14.54%、48.17%和37.29%。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为61.61%、15.36和23.03%。2010年甘肃城镇化率仅36.12%,比工业化率低了12个百分点,说明甘肃省的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对甘肃实施转型跨越战略形成了影响。
(六)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子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的全覆盖,首先是农业转移人口能够享受到全面和高质量的基本公共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其次是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较为平衡,实现城乡、地区之间的均等化,城镇不同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得到充分的保障:最后是农业转移人口获得公共服务的体制和制度保障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的社会性和公益性全面体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强度与模式更趋合理。解决保障问题,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进城农民提供稳定的生活和工作预期。
(七)要走科学规划统筹布局的路子从基本省情出发,结合本地实际,按照严守底线、调整结构、深化改革的思路,科学合理地布局城镇化,把陇东南经济区、中南经济区、河西走廊经济区三大片区的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以产业发展业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真正实现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要注重临夏、甘南两个民族地区城镇化,依靠市场力量和国家规划引导,打造带动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
参考文献:
[1]甘肃发展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2]刘伟平.甘肃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EB].每日甘肃网一甘肃日报2014—01—19.
[3]李珀榕.中国城镇化建设模式研究报告[R].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O13.
[4]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人的城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5]郑兴明.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民退出机制研究[D].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张占斌,张孝德,樊继达.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O13.
[7]新玉言.新型城镇化——模式分析与实践路径[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