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股行为是一种市场行为,上市公司配股行为的影响因素和行为后果一直是学者研究的重点。本文从配股的行为动机着手,分析我国配股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上市公司;配股;动机
一、配股行为的动机
(一)未来成长动机
企业进行配股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筹资促进企业的发展。但是,配股行为会对企业的资本和股本产生直接的影响。企业通过配股,一方面,能够扩大企业的权益资本,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将筹集到的资金偿还债务资本,减轻企业的偿债压力。这就扩大了企业的权益资本,减少了债务资本。权益资本不需要偿还,不存在支付股利的负担,相对而言,筹资的风险较小。
公司的迅速发展的直接结果就是扩张规模,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市场上,上市公司扩大该公司的经营规模最易通过配股来筹资。配股可以实现上市公司的股本和资本的双重扩张。
(二)圈钱动机
配股是基于会计信息进行审定的,要求企业近三年的净资产收益率的平均值在10%以上。进而使得有些公司通过粉饰财务报表来获得配股资格。上市公司配股行为的动机除了促进企业的成长外,还存在圈钱的动机。圈钱动机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上的表现比较明显。但是“圈钱”并不意味着将流通股股东的资金向非流通股股东转移。在我国的特殊国情下,根据企业的配股行为,圈钱动机分为是“时机性圈钱”和“无条件圈钱”。
企业未来的发展经营具有不确定性,同时我国市场比较特殊,金融机构设置的筹资门槛相对比较高,上市公司的债务筹资成本过高。企业要储存备用金来以防不时之需,相较于债务筹资和内部筹资,企业更易于寻求配股融资来获得企业的发展资金。我国上市公司从1993年开始进行配股,在2000年左右达到白热化的程度。但是市场却呈现出负面左右,其间,非流通股股东侵蚀流通股股东权益的现象很明显。企业的非流通股股东只能通过配股来进行投资来实现资金的利益,也就是,上市公司只能通过公司的经营、投资行为为非流通股股东获取潜在利益。
二、配股行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配股行为的现状
企业的配股行为在我国从一开始就深受管理者的偏爱,但是随着监管机构严格配股资格,完善金融市场,企业配股行为逐渐减少。反映了2000—2013年我国配股公司数量的变化趋势。从图l中,我们得知:企业配股在2000年达到最高点,随后逐渐减少;2005年开始实施股权分置改革,旨在解决不合理的股权结构,允许非流通股股东拥有在二级市场上股票流通权,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冲突,当年配股企业的数量为0;2006年发展到现今,配股企业的数量又逐渐稳步上升。
在这个过程当中,非流通股股东当期配股的数量变化图2:在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以前,放弃配股的企业还是比较多的,因为流通股股东进行高价配股必然太高公司的每股价值,非流通股股东放弃配股定然侵占了流通股股东的权益;但是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只有2006年人福科技认购率达91.9%,放弃8.1%的配股权;2011年海亮配股认购率为96.57%,放弃3.43%的配股权。这说明股权分置改革有效地缓解了这两类股东之间的矛盾。但是配股行为是否长期利好企业的发展,将在后续进行实证研究。
(二)配股行为存在的问题
1、配股资金的配置效率低
企业通过配股筹资来获取充足的现金流量。有的企业将其用于偿还银行借款,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由于企业管理者与股东之间存在代理成本,故而管理者配股之后将资金用于扩大企业规模,即使该投资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也不愿将其归还给股东;其中,有些企业改变了资金的投资方向,从而,企业配股筹资的现金流量的投资报酬率低。
2、非流通股股东侵占流通股股东的权益
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矛盾,但是并没有起到缓解大股东侵占小股东权益的现象。目前在我国,企业为了达到配股的资格,进而先现金分红。当企业发生配股行为时,大股东不进行配股,侵占中小股东的权益。
三、上市公司配股行为的治理措施
(一)完善我国证券监管体系
企业配股资金使用不恰当,其中与我国目前的监管体制存在很大的关系。站在目前来看,监管部门对于配股资格的审核应该更加全面,将现金持有量和企业的发展能力作为考核的指标。站在长远的发展来看,筹资融资体系应该进一步完善,实现市场化管理,其中加强事前评估和事后的监督。
(二)投资者要理性
配股行为产生的经济损失最终由二级市场上的中小股东来承受。由于我国的经融市场正在处于不断地完善当中,投资者要识别企业的配股行为,从技术层面和基础层面来分析企业的股票,从自身来防范风险,提高自身识别风险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宋献中,李诗田,魏立江.股权分置改革上市公司配股融资的公告效应团.经济评价.2009(03)
[2]张鸣,项小海.上市公司配股资金使用有效性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雪豹.2005(4)
[3]李志文,宋衍蘅.影响中国上市公司配股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经济科学.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