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混凝土结构挣陛,对结构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和修补办法,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有模板工程和混凝土工程等方面问题作出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存在问题;技术措施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中高层建筑的规模正在扩大,混凝土结构已经有很广泛的应用,一些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其应用与发展。影响结构裂缝的原因有很多,如何解决好建筑中混凝土的裂缝,避免与减轻裂缝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害,已经是现在城市建筑设计和施工中重点关注与解决的问题。
1施工时其混凝土结构的特性
工序复杂性。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一般包括这几个流程:准备、测量和放样、模板施工钢筋施工、埋件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和拆模等。各个工序的工作面位置发生了较多变化,给施工管理带来较大困难。工序产品过程性。该过程性指工序产品不会直接产生建筑产品,它可能只是制造产品的建筑支架,像模板支撑体系,有些虽然达到最终产品时期像混凝土和钢筋等,但需要和其它产品进行结合从而构成新建筑产品,所以说工序产品有不可替代性特点。
工序产品易损性。混凝土结构产品易损性指在混凝土施工期间,前道工序被当成后道工序施工的平台与支架,,受到后续施工的影响,前道工序品质会被破坏。而且前道成果在后道施工后,一般会成为隐蔽工程,其缺陷无法被及时识别;有的即使没有隐蔽,也会由于混凝土成型,造成对缺陷处理起来较为困难,由此引起现浇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问题,甚至会出现倒塌事故。
施工期的结构时变性。对于混凝土的重力荷载和施工活荷载,需要用到模板支撑和二次支撑来传递到下面已浇好的楼板上,在各个阶段,施工荷载都是通过混凝土的时变结构与支撑体系构成的承载系统来承担,这个承载系统形状与混凝土性能、支模层数、施工周期有重要关系,其承担的荷载会随着工序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因为时变结构与支撑系统结合起来的承载系统被叫做时变结构系统。在一个循环中的不同工序:浇筑、养护、底层支撑拆卸,新楼层上进行模板支撑施工和绑扎钢筋等,因为作业不同,每个工序要求的设施、材料和施工人员数有不小差异,使作用在时变结构系统上荷载随着工序发生不断变化。
2建筑中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的分析
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其原因较为复杂,从技术角度来看有设计不合理、原材料缺陷、使用维护不到位、偶然外力和施工质量较差等。施工因素是引起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站在施工角度对结构裂缝作出分析。
(1)原材料质量。它是影响结构裂缝的一个重要因素,水泥其强度高和细度小,这会引起发热量大、体积收缩较大、凝固时间短,高强度还经常发生间接收缩裂缝。砂石,良好及配和大粒径,石子含量多有助于控制收缩,但是和易性较差,不方便泵送与振捣密实,较好砂石能提升密实度,增大混凝土强度,增强其保水性;砂石中含泥量太高时,会影响到水泥粘结,从而影响到强度,很容易引起裂缝。掺合料,粉煤灰等掺量较大时会造成不良效果。外加剂,各种外加剂有各自的功效,不能盲目添加。(2)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配比设计要对其提高重视程度,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要求超过C40,有些更高,高强混凝土能减小受力裂缝数量,但是容易引起收缩裂缝。水灰比较大时,会降低强度,增大收缩,造成分层、离析、泌水从而产生裂缝。较快硬化混凝土经常发生裂缝。(3)搅拌工艺和运输,搅拌时计量过大。引起混凝土配比失控,由于拌合物缺陷而产生裂缝。在把混凝土运输到施工场地时,路线不能长,否则会降低拌合物质量造成混凝土缺陷与裂缝。如果搅拌不均匀,使水泥没有完全水化等缺陷也会产生裂缝。
施工浇筑因素。在建筑混凝土浇筑中,哪一个环节与细节操作不当,都会引起质量缺陷从而造成结构裂缝。(1)施工流程问题,施工时没有根据经审批后施工方案进行施工,预留较多的施工缝,浇筑顺序错误,超厚混凝土没有进行分层施工,很容易产生裂缝。(2)钢筋移位,钢筋在浇注中受到工人的踩踏较为严重,泵管布料产生冲击,经常使钢筋移位,受弯构件钢筋下移就会降低混凝土截面的抗力从而造成裂缝,有的还会引起安全事故。板面钢筋向下移,很容易造成板边裂缝或者板角斜裂缝。(3)浇筑振捣不合理,浇筑时,混凝土人模以后要进行充分振捣,如果有不均匀、孔洞、分层和接槎不良等,会造成各种裂缝。(4)管线预埋问题,建筑中管线较多,在楼面或者剪力墙中对管线密布排放,由管线和混凝土粘结性能较差,管线处没有铺设一层钢筋网片,很容易出现裂缝,影响到使用功能与耐久性。
养护因素。浇筑完以后,要在12小时内做好养护措施,因为离析、失水、沉降、干缩和水花散热会使混凝土发生冷缩,所以它很容易由于养护问题发生开裂。
3针对混凝土裂缝问题的技术措施
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严格按其执行。建筑混凝土在浇筑施工前,一定要编制有效的施工方案,对控制裂缝有相应的技术措施,把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对班组作出交底。控制好原材料质量与技术标准,选择有较低水化热的水泥,粗细骨料中含泥量要尽可能少,低于1%到1.5%。设置好混凝土水灰比,降低其坍落度,掺加合适量的外加剂,像减水剂等。夏季温度较高,要尽量在夜间进行浇筑,最大程度上降低其初凝温度。初凝后混凝土不能进行再次插捣,这样会产生冷缝,要等混凝土凝固好后根据施工缝接槎进行处理。拆模时要尽可能晚,确保拆模后其表面温度不能下降超过15度,拆模强度要达到规范与设计要求。
选择两次振捣方法,提高混凝土强度与抗裂性,楼面混凝土适合在初凝前实施二次振捣,终凝前对混凝土表面实施二次搓毛和摸压。控制好施工荷载,防止较大堆载,对大体积混凝土要进行分层浇筑。选择有效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钢筋移位,预埋管线要安排在钢筋内侧,保护层比较厚的情况下,还要设置防裂钢筋网片。使用高强混凝土时,尽量选择微膨胀水泥,掺加一定量的矿粉与膨胀剂,选择高效减水剂,经过试验后掺加粉煤灰。
4总结
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技术难点是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其表面开裂原因是干燥和降温两种情况下的收缩,混凝土处在约束情况下时,内部会形成拉应力,它超出混凝土本身抗拉强度时,混凝土会出现开裂现象。要确保混凝土较好的保持在自由状态下,这样在均匀收缩增大时,混凝土中不会出现拉应力。混凝土浇筑完和发生凝结以后,温度上升较快,达到一个最高值,就开始缓慢的下降。混凝土特性是抗压强度高但是抗拉强度低,其弹性模量也较低,所以升温时膨胀很多时候不会给混凝土带来危害。降温时,受到影响的降温收缩和干燥收缩共同作用,很容易引起裂缝,裂缝会慢慢变长变宽,从而破坏其结构性与耐久性。为尽可能发挥其自身松弛对拉应力产生的抵消作用,还要防止混凝土硬化短时间内产生较大拉应力,要减小降温速度。
参考文献
[1]孙刚.高层混凝土结构施工裂缝分析及技术措施[J].建筑工程.2O13(8):213.
[2]黄超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问题及注意事项[J].房地产导刊.20l3(25):139.
[3]汝明.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建设中的关键技术措施[J].工程科技.2014(2):168.
[4]何勇健.浅析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与控制[J].研究探讨.2013(12):384—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