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低碳建筑的意义
所谓 "低碳建筑(Lowcarbonbullding), 主要是指高能效, 低能耗, 低污染, 低排放的建筑体系。 [2] 主要是指在建筑物使用的年限内, 通过从建筑的材料、 设备、 施工建造方面采用生态建筑、节能技术、 生态材料等方式, 在合理的开发强度下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建筑低碳化" 。
中国作为主要的发展中国家, 经济的快速发展多是以牺牲环境与能源为代价换来大的。这种快速的经济增长方式最终导致了高能耗、 高成本和低效率等一系列的问题。而建筑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来说, 在贡献出高的GDP的同时也造成了能源消耗大, 利用效率低, 环境污染严重等多个问题。如何降低建筑业能源消耗、 减少环境污染, 推进可持续发展成为热点研究问题。建筑物作为人们进行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在建筑物的建设、 使用运营全过程, 不难发现, 在我国现行的建设模式下, 形成建筑产品需要消耗大量的钢筋、 水泥、 木材等材料, 施工过程需要消耗大量水、 电等能源来进行建设活动, 使用过程需要依赖暖通、 空调、 燃气供应、 电梯等设备来维持建筑的正常功能。这种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建设模式严重阻碍了社会可持续发展。 [3]
二、 低碳时代 , 建筑的绿色
在国际金融危机风暴和本哈根气候峰会之后 , 一场新能源革命和以低碳经济为主的绿色风暴又开始席卷全球。全世界人民对于绿色可持续生活环境进行探索, 走低碳道路, 发展以低能耗、 低污染、 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与生态经济,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已成为衡量国家、 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准和内容, 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决策和具体行动。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新概念, 而生态文明和建筑有着密切联系。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要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 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 出位置, 落实到每个单位、 每个家庭 。因此, 发展建筑行业的低碳经济有着广阔的前景和现实意义。 [4]
低碳经济也就是以低能耗、 低污染、 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 工业文 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其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 清洁能源开发、 追求绿色GDP的问题 , 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至从2010年低碳经济备受关注以来, 低碳住宅也就成了房地产发展的方向和热点 , 所以建筑行业塑造生态住宅和低碳经济的意义很重大。
从环保意义上来说, 随着城市节奏日益加快, 工作压力越来越重, 能有一个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家, 住得舒适的家是我们风俗发生冲突, 降低信息化建设速度。
(三)通过加大人才供应, 维持少数民族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的信息化技术应用人才普遍不足。以云南省为例, 虽然云南省的高等院校大多拥有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 但培养出的人才普遍不愿前往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人员长期依靠外派, 不仅工作热情较低, 而且经常需要更换, 存在人员断层现象。因此, 政府有必要与当地教育机构合作, 一方面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或者成人增添信息技术的学习、 培训机会, 另一方面为高级的信息技术人员提供一些奖励政策, 吸引技术人才, 以维持信息化建设体制的长期运行。
(四) 通过提高功能适性, 推广少数民族地区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技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应用仍处于局限, 人们的创新意识不强, 应用领域过窄。以云南省的少数民族为例, 云南省的傣族、 景颇族等少数民族有许多精美、 独特的民族文化饰品, 在全国各地都有一些喜好的人群。引入信息化网络后, 虽然当地居民想到了利用网络销售饰品, 但却没有想到通过建立民族文化的专门网站等手段进一步进行宣传拓展, 扩大文化知名度和经济价值, 这与意识的不足、 能力的缺乏都有一定关系。因此, 少数民族地区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务必要放宽视野, 将当地特色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 探究更多的应用方式, 以此创新应用模式, 提高功能适性。所以, 根据前述情况为例, 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府需要发挥主导作用, 出面建立技术辅助团队, 帮助当地少数民族饰品的销售者创设网站等信息化服务平台, 这对当地的信息化建设和经济发展都有很大帮助。
四、结语
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非常繁多, 由于地理条件、 气候类型、风俗文化的区别, 不同的地区在信息化建设条件上差异极大。本文虽然给出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原则性措施, 但措施的细节部分在实际实行时仍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加以调整, 这样才能保证信息化建设措施的高适性,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加快我国总体的信息化建设速度。
参考文献
[1]方盛举.中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发展论纲[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7.
[2]杨改学, 田健.少数民族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9 (10) .
[3]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研究中心.电子政务总体设计与技术实现[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4]赵永刚.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信息化, 带动小城镇、 乡镇企业、 农业产业化三者互动发展[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4 (3) .
[5]陈峻俊.浅析网络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新特点[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