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15236618757
分类:工程技术学术论文 编辑:君子论文网 作者:admin 时间:2014-09-08
摘要:本文即分析了城市滨湖区空间形态的发展现状,并对其核心要素及相关的设计手法作出相关阐述。
关键词:城市湖滨区;空间形态;核心要素;设计手法
1城市滨湖区空间形态概述
1.1城市滨湖区的基本概念
“湖”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常见到的水体形式,其指的是在陆地上相对低洼区域内聚积的较大片分布的水域体系。与江、河流等成线状流动的水体不同,湖泊是聚积于陆面之上,呈静止态,面状分布,且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湖是城市湖滨区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在一定区域内的湖体以及其周边紧邻的城市区域共同构成了城市湖滨区。
1.2城市滨湖区空间形态及发展
通常情况下,城市的空间形态指的是城市在空间内的布局及组成形式,包括城市内各类物质要素的分布、形态及功能组成等。而城市滨湖区的空间形态则指的是湖体与滨湖区域所共同构成的空间结构及组成形态。滨湖区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组成形态,其形成与发展与周边环境、城市发展水平及经济、人文条件等均有着颇为密切的联系。由于城市滨湖区可以实现土壤灌溉、用水供给、城市美化等多项功能,故在城市不同的发展阶段会被赋予不同的需求。随着城市未工业化阶段、工业化阶段、后工业化阶段的发展过程,城市滨湖区的空间形态亦随之不断发展、演化,并以不同的功能形式服务于城区建设。
1.3国内外城市滨湖区案例分析
目前,滨湖区开发已逐步成为国内外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点环节之一,其对于美化城市环节、提升城市品位、调节城市气候等均发挥着颇为重要的作用。
以国内镇江市滨湖区域建设为例,在长江防洪堤坝不断向城市外部转移的背景之下,镇江市北部建成了一与外江相隔离的内湖区域。湖区的建成为镇江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环境,同时提升了镇江城市魅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对镇江城市气候起到了调节作用。
2湖体与滨湖区的形态
2.1滨湖区的形态及构建
由于滨湖区所在的城市建设规格及自然环境等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故不同滨湖区在开发过程中其形态各具其特点。常见的滨湖区形态及其构建模式包括组团形态、街区形态等。组团形态及城市在湖州山体、植被等的自然分割之下集中分布形成的团状城区形态,各团状城区依湖而建,彼此之间发展相对独立,内部设施相对完善。例如新昆明市“一湖四区”的滨湖区规划模式。街区形态下的城市滨湖区具城市中心段相对较远,但湖体周边建设仍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延用城市的交通路网,以街区的形成作为城市的周边结构存在。例如武汉市东湖及其西侧区域的街区式滨湖建设。
2.2滨湖区的城市内涵
滨湖区开发与城市建设之间有着颇为密切的联系,其对于城市安全、生态美化及居民的生活等方面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完善的城市滨湖体系能够起到很好的防调节城市水体的作用,在降水较少的干旱季节,湖体可以起到供给灌溉的作用,而在洪涝时期,湖体能够分流洪荒,防洪排涝。此外,滨湖区大多依山傍水,绿化设计良好,且周边区域气候受湖体调节而更为适宜人们生活,因此可成为城市主要的自然景观。而湖周景区、公园、广场等的建设又为城市居民提供的良好的休闲、健身场所,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2.3滨湖区的开放空闻
城市滨湖区具有较大的开放空间,同时与城市腹地密切相连,从而形成较为完成的空间体系。开放的滨湖区为人们提供了很好的感悟、认知城市的环境,被称为城市规划之中的“生态蓝心”。滨湖区作为城市内对市民开放的区,其具有丰富的绿化建设、游览景观、水岸、广场等丰富的活动空间。然而,在进行滨湖区开放空间规划的过程中,为保证建设区域更具完整性、体系性,则需要将不同功能区域以一定的体系进行规划,避免曾发生的由于规划失误导致的湖周建筑屡次拆迁、重建等现象,为居民享受滨湖区开发空间提供稳定保障。
3滨湖区空间形态核心要素体现
3.1滨湖区的自然要素
城市滨湖区建设的自然要素除主要湖体外还包括周边的山体、湖滩、以及与湖体相连通的江流或河流等。自然要素为滨湖区非人为修筑的组成结构,为保证原有的生态环境免遭破坏,在进行滨湖区建设时,应注意保护原有自然要素分布样式,避免过多的人为改动。
3.2滨湖区的人文要素
滨湖区的人文要素只要指的是滨湖区及其附近区域的人文景观及人文环境。一方面包括了区域内的各类文化景观分布,例如在镇江市北部滨湖区分布的西津渡口历史街区、伯先路历史街区等;同时,还涉及滨湖区所在城市当地的人文风情,例如长春市滨湖区附近朝鲜族聚居地所具有的少数民族风情等。
3.3滨湖区与城市整体构建
滨湖区建设与城市的整体构建应彼此协调,滨湖区的开发对于城市发展而言应该起到良好的增进作用。因此,在进行城市滨湖区开发设计初期,便应十分注重开发区域与城市整体的协调性、整体性,既不破坏城市原有的各项功能设施,同时还能充分发挥滨湖区的自身优越性,甚至起到优化城市规划的作用。
4城市城市滨湖区空间形态设计手法
常见的滨湖区空间类型主要有分离型、交织型等,不同类型的空间形态在进行开发区设计时亦各具特点。分离型的滨湖区空间类型之下,湖体周边地区发展多处于开发初期,城市主要区域与滨湖区之间尚有一段距离。在此种类型的滨湖区开发设计过程中,一方面可考虑充分发挥该区的自然环境优势,将滨湖区建设为自然生态景观或生态保护区等;同时,亦应加强滨湖区与主城区的交通线路建设,从而增进彼此间联系,促进滨湖区更好发展。交织型滨湖区形态通常是由自然条件所决定的,湖的一侧可进行城市建设,而另一侧发育山体或大型河流等,故使得城市建设无法开展。常见的交织型滨湖区建设例如杭州西湖湖区。此种类型的湖区空间形态为城市环境美化功能的实现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在进行滨湖区设计时,可将湖体及周边设计为滨湖风景区,并开设多个湖区与市区的关联通道,从而为市民前往湖区提供便利,亦使得滨湖区与主城区成为一个整体。通过上述设计,可充分展现滨湖城市的特色,实现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的包容、和谐,从而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品质。
5结语
城市滨湖区的开发建设如今已成为国内外城市规划建设的一项重点课题,滨湖区亦逐步成为城市功能的主要载体之一。通过对城市滨湖区空间形态的分析,能够更好的把握滨湖区的组成要素及其所具有的特点,从而有效指导其设计与建设工作,使滨湖区成为展现城市风采、提升城市品位的窗口。
参考文献
[1]陈武昌.城市滨湖游憩空间形态解析与构建[D].南昌大学,2010.
[2]张荃.城市滨湖区空间形态初探[D].长安大学,2011.
[3]倪天华,左玉辉.城市特质空间形态解析——以杭州城市空间形态变迁为例[J].城市问题,2006,02:22—26.
[4]刘芊.城市滨湖区植物景观视觉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3.
相关论文
最新工程技术学术论文
热门工程技术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