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联网环境下个人信息保护难度增大, 一旦信息泄露将会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要采取有效对策降低信息泄露风险、 维护个人利益。本文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与应对举措, 希望能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对策
网络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但是信息技术的大范围使用也使得个人信息安全遭受着巨大威胁, 个人信息保护现状十分严峻。个人信息作为事关自身利益的关键信息, 有着极强的私人属性, 一旦被不法分子盗用很有可能造成当事人的困扰, 损害个人利益或者集体利益, 因此, 做好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安全保护至关重要。下面就互联网技术中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加以分析探究。
1.互联网环境下个人信息保护问题
(1) 个人信息保护难度大
互联网环境下信息的快速传播增加了个人信息保护的难度。网络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无论是海量存储、开饭共享还是远程连接, 对个人生活影响极大, 个人信息一旦被放上网被复制传播的可能性无限增大, 由此增加了信息保护难度。尤其是对普通公民而言, 个人信息缺乏有效的保护手段, 一旦信息泄露将会造成个人物质、 精神方面的困扰, 对于一些国家政府涉密部门工作人员而言, 信息泄露将会影响到国家安全。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的保护涉及到诸多部门配合与合作, 多部门分工不当、 协调不利、 管理不完善等也会增加保护难度。
(2) 信息泄露损失大
现实世界中个人信息采集一般需要经过复杂的流程, 要实现征询本人获得个人同意, 并且告知信息采集用途, 由此才能获得真实的个人信息, 但是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的录入与采集缺乏主观识别性, 虚拟世界只需要通过特定的网络设备即可完成个人信息发布与录入、 采集。正是因为缺乏有效的主观性判断手段, 因此网络准入方面被无限放宽, 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现象频频, 由此造成的经济财产损失、 名誉损失等十分严重, 各种信息盗用手段防不胜防也加剧了信息泄露的严重后果。
(3) 个人信息保护手段不到位
目前网络环境下的个人信息保护主要是通过法律手段、 行业自律及信息主体自救三个手段实现, 个人自救指做好信息泄露预防与遏制的关键, 但是由于主体能力薄弱且缺乏强制力,因此在挽回损失方面十分不力; 行业自律主要是互联网行业内部通行的民间信息保护手段与模式, 主要依照行业内通行的法律法规、 行为准则等制定相关约束规范与手段, 在保证个人信息自由流通的情况下确保行业利益; 法律手段是依靠国家法律法规的威慑力及强制执行力来实现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是利用法律赋予公民的权益来保护个人信息隐私权不受侵犯。
2.互联网环境下个人信息保护对策
(1)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要从改善个人日常上网习惯开始, 要设定破解难度较高的数字字母符合组合密码, 保管好个人账号信息, 在需填写个人真实身份信息时要谨慎, 做好保密工作, 避免泄露或盗用, 并设定访问权限, 不轻信各类网络信息或抱有侥幸心理, 在涉及到个人钱财方面要慎重。上网时要经常更新服务系统, 及时安装补丁, 关闭一些不必要的服务及功能以减少遭受木马攻击的可能性, 注意陌生文件与垃圾文件的安全过滤, 加强浏览器安全设置, 避免访问非法网站, 尽可能采取匿名登录。公开场合上网要注意及时清除个人有关信息, 移动存储设备要经常进行杀毒, 梳理个人隐私维权意识, 做到健康上网、文明上网。
(2) 法律与行业自律
法律方面要积极完善法制建设, 构建符合当前信息保护需求的立法体系,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宣传力度,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以便于公民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行业方面要加强对网络公司运营监督与管理, 避免各类非权限用户搜集盗用用户个人信息, 对含有大量用户信息的网站要建立并健全个人信息保密制度, 一旦发现泄露要及时上报并予以处理, 商业网站尤其要加强对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 在未实现征得用户同意之前不得泄露用户信息。在提升行业自律能力方面, 可积极参考欧美企业有益经验改善当前行业管理现状, 以提升在用户个人信息方面的安保水平, 减少泄露可能性。
(3) 技术保护
网络用户个人信息的泄露多数是通过病毒木马进行窃取,不仅严重危害计算机系统安全, 对于个人信息保护也十分不利, 因此首先要加强个人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与检测。鉴于病毒木马隐匿性较强且具有触发性等特征, 因此日常要加强病毒检测确保安全的网络运行环境, 发现病毒后及时处理, 以减少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在用户管理方面要注意对重要信息的保护, 比如个人网银账户、 银行账户信息等, 这类用户进行网上信息管理时主要是通过访问授权与身份验证进行, 口令与密码作为最常用验证手段可采用限制键入口令次数、 加长口令、 限制注册时间、 限制登录次数、 设定验证问题、 使用复杂密码等举措限制对用户个人信息资源的使用。要在个人计算机上及时安装各类杀毒软件及监控软件等加强个人信息的协同保护, 使用一些效果出众、 知名可信的防病毒软件并经常进行杀毒、 更新,加强对系统的保护与个人账户信息保护, 在传输个人信息时要采取有效的加密手段或者安全的通信举措, 以降低信息泄露风险, 给用户个人造成损失。
3.结束语
综上所述, 互联网技术中的个人信息保护受到来自多方面的挑战, 要从行业自律、 法律保护、 个人保护、 技术防护等四方面入手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减少信息泄露频率、 降低泄露风险,维护个人权益, 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1]汪凤兰.网络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学术交流,2013(12): 7713-7714.
[2]林祥星.网络购物过程中关于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的剖析[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3(3):3-5.
[3]基娟娟,沙彦飞,马胜,等.基于互联网的个人信息安全伦理问题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10):87-88.
[4]王海涛.互联网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5(1):69-69.
[5]王婵娟.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侵权的防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2):99-100.